□通讯员 陈萍 本报记者 李长灿/文 吴国方/摄 早报讯 当杨怀德从浙江理工大学校党委书记金瑾如手中接过41703.7元的捐赠牌时,他朝现场的老师和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
■团省委、省学联发倡议,号召大学生寻找身边的荣辱细节 ■杨怀德故事引来央视等国内主流媒体关注 ■浙江理工大学发起募捐活动 □通讯员 李谙 陈萍 本报记者 李长灿 这个周六,杨怀德将返回新昌老家,把病中的父亲重新接回医院治疗。
本报《父爱其实如此刻骨铭心》引起莘莘学子热烈反响,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 □通讯员 陈萍 郑阳映 本报记者 李长灿/文 通讯员 祁砚青/摄 “我也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看了报道后才知道杨怀德跟我一样,家境贫寒,我觉得正是‘八荣八耻’里提到的‘以艰苦奋斗为荣’这一点,才给了我们勇敢面对贫困的动力。
近日,天涯、新浪等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普遍关注。
最近,杨怀德正在构思创作一部新的小说,题目就叫《不知父爱》。
近年来,我省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火热生活,自觉通过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知荣知耻,维护社会和谐 ——谭劲松(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八荣八耻”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的需要有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渊源。
日前,经教育部批准,浙江理工大学的传播学、美术学、日语、行政管理等四个专业获得批准,其中传播学本科专业为省内首开,并从今年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