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钱江晚报:荣辱教育的人文意义

发布时间:2006-03-24 作者与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知荣知耻,维护社会和谐

  ——谭劲松(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八荣八耻”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的需要有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渊源。作为一个公民,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最高的道理标准。在当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公民一定要爱国。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一条对党员干部来说,其实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每个人生活在社会里,都可能为别人服务,也需要别人的服务。“我为人人”这种荣辱观在处理和谐关系时非常重要。也许市场经济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不强调这种道德观,社会氛围会被破坏,只有提倡“以服务人民为荣”,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才能维护人与人之间的长久和谐关系。

  现在价值观多元了,更需要在公民中崇尚科学的风气。讲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在各个单位也尤其需要团队精神,需要每个人有团结意识。任何人在社会中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想,社会才能更和谐。

(详见:http://zjdaily.zjol.com.cn/epaper/qjwb/html/2006-03/24/content_756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