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杨怀德正在构思创作一部新的小说,题目就叫《不知父爱》。因为生活的重压,父子亲情变得粗糙而又模糊;因为不善表达、缺乏沟通,一对亲生父子心生芥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生死抉择,被生活的艰辛深埋于心底的父子情深终于重新迸发。
杨怀德对于父亲的深深忏悔感动了所有看过他帖子的人。因为贫困、因为不善于表达、因为没有充分地沟通和理解,父子俩产生了深深的隔阂。青春年少的杨怀德,想到的只是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出小说,在他为自己的将来作出种种设想时,却惟独没有想到,在他的将来之中,还包括父母的一部分。
其实,不能真正理解父母心情的孩子又何止杨怀德一个。我们经常能听到身边的一些大学生抱怨生活的种种不公,看到他们无所顾忌地花钱,大手大脚地消费,很少打电话回家,听到父母的叮嘱就觉得烦。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过,父母日夜操劳,省吃俭用,只为了能多攒一些钱给孩子添置新电脑、更换新手机、购买漂亮衣服,甚至只是为了孩子的几次吃喝消费。为此,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论表现为何种形式,永远都存在,而能有几个孩子会意识到这一点?总是要等到真正长大成人,才会意识到当年“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幼稚;总是要等到自己也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知道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而我们为他们做的太少;总是要等到变故发生,才会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这份责任有多重。
今天的杨怀德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但是等他想到要为父亲做点什么的时候,已经是父亲最后的日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有多少人,在他的一生中有过这样的自责和后悔?有多少人,在幡然省悟后已为时太晚?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牵挂着的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需要自己挑起的责任。他们需要被唤醒,在家庭和社会需要他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人世间,需要理解,需要宽恕,需要相互的体谅与关怀。意识到这些,一切就不会太晚。
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