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青年网报道我校法政学院学生开展垃圾分类、走访文化礼堂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25 作者与来源: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

  7月25日,中国青年网报道了我校法政学院学生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走访农村文化礼堂等活动。

  原文如下:


浙理学子垃圾分类入社区,助力环保中国


  中国青年网杭州7月15日电 (通讯员 周未雨 张宇岭)近日,为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了解,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牢记新使命,助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华丰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在行动,环保中国我先行”主题环保活动。

  “ 什么是垃圾分类呢 ? ”伴随着第一道疑问,实践小分队拉开了活动序幕。小分队成员举起写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海报板,分别对“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这四类垃圾做出了简单易懂的讲解。只见小朋友们将手叠放在桌上,微歪着头,满是好奇而目不转睛地认真听着“小老师”的知识介绍。

  在讲解过后,小朋友们有秩序地依次来到小分队成员手中随机抽取卡片,阅读完卡片上的字,或稍加思索,或微露犹豫,或满怀信心,将卡片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内。随即,小分队从垃圾桶中取回卡片,揭晓答案。当问到“卫生纸属于哪一类垃圾”时,大多数小朋友们脱口而出说是“可回收垃圾”,而一位小男孩却立刻反驳道:“是其他垃圾!卫生纸遇到水就融化了,而且用完之后里面有杂质,不能再回收使用了。”敏捷的思维让小分队不由赞叹。

  为了提高孩子们在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孩子们的探索与思考,小分队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在涂色纸上给四个代表着不同种类垃圾的垃圾桶涂上对应的颜色。现场氛围活跃,小朋友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

  由于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熟悉,小朋友们很快便完成了手中的涂色游戏。但争论也随之产生。一位小女孩在涂完自己手中的涂色纸后,好奇地看着小伙伴涂色,发现自己在“其他垃圾”上涂的是黄色,而小伙伴却涂的是灰色。在两位小朋友争执不下之时,小分队成员为他们解惑道:“黄色和灰色都是可以对应其他垃圾的哦,有些城市使用黄色,但也有些城市使用灰色。”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小朋友若有所思地连连点头。

  在小朋友积极配合与热情参与下,最后一个环节“知识问答”也进行得很是愉快顺利。小分队念完题目后,还未来得及喊出倒计时“三二一”,便已经有小朋友高声喊出了答案。我知道我知道!”“我会!”“姐姐我举手最快!”唰地一声举起一排排小手,笑容纯净而自信地站起来说出答案,在听见“答对啦”之时,举手投足之间皆流露出自豪之意。

  就在这一个个游戏之中,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由书本上的枯燥的文字变得富有趣味性,在小朋友们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本次实践活动顺利结束。而让小分队意外的花絮是,小朋友们将参与游戏获得的奖励糖果吃完后,主动将糖果纸扔进了“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里,其中体现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时刻自觉与重视。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娱乐中寻找绿色钥匙。于学习时体悟环保理念,携手齐话绿色理念,偕行同倡生态自然。实践小分队的普及与宣传,小朋友的好学与专心,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践行“环境教育从孩子抓起”的理念,为美丽浙江增添了一抹活力之绿。

  新闻来源网址: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807/t20180725_11678897.htm?mobile=0


浙江理工大学志愿者走访小镇:三江渔村展新颜 文化礼堂续辉煌

 

  一堤芦花半岛月,

  三江春水将绿绕;

  乡间农家话野趣,

  渔村文化吐芬芳。

  中国青年网杭州7月13日电(通讯员 章素梦)为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道路建设,进一步了解城乡一体化机制下百年古村落的文化礼堂的发展,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暑期实践队来到了坐落于西湖区双浦的风情小镇——东江嘴村。

  东江嘴村,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从高空俯瞰,整个村子像一钩弯月,如一柄候鸟之嘴直插江心。文化礼堂负责人赵金向我们介绍到,近几年,东江嘴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沿江区域优势,挖掘传统文化,以钱江渔村文化和孔氏宗族文化为鲜明特色,建设了以文化礼堂为核心,文化传承、培训教学、教化熏陶等兼具功能,以文化讲堂、文化长廊、文化舞台和文化展示馆为支点的“一核多点”的农村文化综合体。

  实践团队在本次参观文化礼堂时恰逢退休老教师袁宪芬在文化讲堂内志愿教授刚放暑假的学生学习书法。古色古香的桌椅摆放,袁老师在讲台上耐心的教导,孩子们在台下小手紧握毛笔认真的样子,带给了这个夏天最宁静致远的感觉。

据了解,文化礼堂日益成为村民参加文化活动,提升自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像袁老师一样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东江嘴村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为丰富农村文体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乡风添砖加瓦。白天,文化礼堂是放暑假孩子们学习国学知识的殿堂;晚上,村民在这里休闲锻炼,放松心情。

  另外,各类传统礼仪、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文艺节目、展览、讲座等均在这里举行。每年,在东江嘴特色的开渔节来临之际,全体村民欢聚于此举行全鱼宴厨艺大赛;到了10月份“星期日活动”,《建国大业》等多部红色爱国电影亦会在文化大舞台上映,供村民观赏。得力于乡贤村绅的爱心帮助,东江嘴村经常邀请专业越剧团驻村演出,给村民们送去精彩万分的民俗大餐。

  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有幸遇到西湖区最美长者孔庆高老人。作为孔子的73代孙,孔庆高老人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积极志愿参与到村里儒家文化的传承建设中去。

  据了解,为建设和谐家园,东江嘴村每年都会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长者、最美敬老爱老模范、最美敬老爱老家庭各一名,并报送西湖区相关部门参加评选。“‘最美系列’评选增强了广大村民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礼堂负责人赵金向我们说到。

  守住乡土,传承乡风,留住乡愁,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化礼堂已日益成为乡村的的精神文化地标。偏居于钱塘江一畔,东江嘴村依然默默保留着最原始的模样。这里有归园田居的宁静悠闲,亦有推窗见绿的美丽风景,更有聚贤广爱的文化礼堂,散发着浓浓的渔家风味,传统的民俗文化在这慢慢地吐露着芬芳。

  新闻来源网址:http://sxx.youth.cn/photo/201807/t20180724_11678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