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引路人

王毅刚:宽严相济求实创新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修身、修心,以爱育人”

王毅刚:宽严相济求实创新

王毅刚,男,1976年12月出生,副教授,2004年进校工作,现任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细胞生物学科组主任,先后获得浙、浙江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严于修身、用心教学

教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用心教好书是王毅刚一直奉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位教师的必要要求。目前他主讲本科生专业课程《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全校公选课《生物伦理探秘》等,研究生学位课《现代生物学综合大实验》、专业课《组织与细胞培养》和《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等。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质疑,教学效果良好,每年的教学工作量饱满,年度教学业绩从2011年至今考核均为优秀。

同时,为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王毅刚注重继续培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将教学成果撰写和发表教改论文。他曾参加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并获得考核通过的培训证书;参加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获得二等奖;获得4项省厅级教改项目,包括《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重点课程建设、《细胞生物学前沿与进展》课程建设、“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发表5篇教改论文,包括“理工类院校《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学科发展史和前沿技术应用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提高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等。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王毅刚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将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特别是对于需要提升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受益非浅。

宽严相济以爱育人

从进入理工的第二个年头,王毅刚便担任05年生物技术(1)班主任,开始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了老师的更多的成就感。如何培养好与这批刚入学的莘莘学子们,第一次相互认识班会、目标与理想分享、邀请优秀学长和老师讲座以及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得他带的班级一直被评为院校优秀班级。后来,他又担任了两任班主任,担任了学团制导师和研究生导师,并与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如何去用心去管理好班级、用爱去关心每位学生。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书育人,无愧于心,这是王毅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准则。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不断与时俱进,王毅刚在学生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学生就业率100%,指导《抗癌大本营》学生团队考研和出国率位列全院前茅,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省一、二等奖、“挑战杯”省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老师;指导本科生获得十余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特别是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指导14生物技术章健团队获得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和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

宽严结合是王毅刚在培养学生时采取的措施。王毅刚认为,在科研工作的态度上,用严格的学术态度,科学研究不能有半点马虎,要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又需要以和蔼的态度,必须容忍学生犯错误,但是有错知改。在教育孩子们时要有耐心和爱心,除了会做实验,还要会思考和写作。因此,在十几年的学生培养经历中,王毅刚所带的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已司空见惯,如10级生物技术陆佳燕等人在一级核心期刊细胞生物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TRAIL耐药产生的机制及逆转耐药的最新策略”;11级生物技术周立等在一级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发表论文“溶瘤腺病毒的癌症靶向策略及其临床研究进展”;14级生物技术章健等在一级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同时,王毅刚从08年开始指导研究生,目前已毕业20余人,有在荷兰做博导和PI的潘秋卫,也有在日本、荷兰、美国和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所等攻读博士学位的夏玉龙、刘涛、马步云、黄盼盼和应畅,其他毕业的研究生也根据自己读研期间掌握的各项技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本科生培养方面,有学生被保送至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也有部分同学通过自己考研去了国内著名高校。

王毅刚2017年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获浙江理工大学教学育人先进奖;2014/2015年获浙江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3次获得浙江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2013年度和2017年度获浙江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获得学校2017年度主要事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结果中获得教学育人先进奖励。

严谨求实科研创新

进入理工以来,王毅刚在科研上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面上项目和省公益项目,以及1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申请专利4项,授权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掌叶半夏凝集素细胞内表达杀伤肺癌细胞的研究、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TSLC1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肿瘤靶标蛋白TNIK磷酸化促乳腺癌生长转移机制及其靶向抑制剂研究和基于生物矿化策略的新型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靶向治疗肝癌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靶向双基因-病毒载体的策略设计及其抗恶性肿瘤的效果研究、靶向survivin的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研究、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药根碱靶向TNIK抑制结肠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等。授权专利包括肝癌特异性GP73核心启动子及其筛选构建方法和靶向肝癌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法和应用。

此外,在平时工作方面,王毅刚积极参与学院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学院细胞生物学学科组的组建和规划发展并担任细胞生物学学科组主任,细胞生物学学科组获得2017年学科团队建设特色奖;参与生物学重中之重学科和生物制药专业的建设,作为秘书长组织2015年10月在我校举行的2015杭州国际癌症精准医学和现代化诊断与治疗会议暨浙理工-康恩贝“中美院士工作站”2015年年会,参与2016年浙江省院士工作站的申请并获资助,利用所学专业和技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应用和生产难题。

王毅刚回想15年来在理工的工作与生活,感触颇多,有收获的喜悦,有失败的苦涩,更有奋斗的成就感。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坚持热爱科学之初心、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教学相长,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并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一份小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