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劳任怨探索育人模式”
胡秀芳:潜心教学 关爱学生
胡秀芳,女,1971年3月出生,研究员,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微生物学科主任。自2003年进校参加工作以来,扎身教学和科研一线,耕耘不辍,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忠守教师天职;坚持不懈参与建设和管理,以身作则,乐于奉献,甘作人梯,做好后勤保障。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浙江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理工大学“事业家庭兼顾型”个人等荣誉称号。

潜心教学,三尺讲台不断突破自我
胡秀芳先后主讲本科生《微生物学》(普通和全英文)、研究生《高级微生物生态学》和《高级微生物学》(普通和全英文),潜心课堂教学研究,在知识体系构建、创新思维训练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形成了特色。2012年学院创办生物技术全英文专业,义无反顾地接受《微生物学》的全英文教学任务,利用炎热的暑假积极备课,全力以赴建设全英文课程,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第一次全英文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教学评价。201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留学生,又一次临危受命,接受必修课《高级微生物学》的全英文教学任务,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查资料、找论文,建立了兼顾基础和前沿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专题体系;2018年接受《高级微生物生态学》的全英文教学任务,又建立了适合留学生的课程体系,为发展留学生教育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不断探索和研究,分别建立了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本科生的课堂教育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研究生和留学生,重点启迪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课堂上兼顾课程思政,结合相关内容,加强本科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德修养及服务行业、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教育;强化留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睦邻友好等价值观。
醉心科研,农业天地探索实践真知
为助力绿色健康农业,胡秀芳长期以来致力于连作土壤修复、病害防治、植物营养和生物肥料开发等应用研究,并从实践中发现和探索科学问题。在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研究铁皮石斛、丹参、三七的微生物种群分布规律及其优势种群,获得大量新型微生物资源;探索新型微生物在药用植物营养、抗性、次生代谢调控、食品及医药中的应用潜能及其分子机制,与企业合作进行深度产品开发。分别以铁皮石斛、三七和丹参为材料,基于组学技术、传统分离和致病性研究,建立了植物病原菌的快速鉴定技术,确定了铁皮石斛黑斑病、三七软腐病、丹参红叶病的病原,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有效防治铁皮石斛和三七病害的微生物制剂,经试用,该制剂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为这些药用植物的绿色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此外,研究了铁皮石斛的营养规律、寡氮及低温胁迫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与德清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铁皮石斛专用肥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为公司铁皮石斛的绿色高效种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目前,发表论文50多篇(SCI论文近30篇),参编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关心学生,团队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近几年,胡秀芳团队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多种有益探索和尝试,群策群力,建立了有效的人才培养规范和模式,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目前,团队有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共同指导小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流程:一年级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熟悉和学习,二年级参加大学生竞赛,三年级完成毕业论文,四年级考研或实习,这样可以从程序保证学生实验室学习进程和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包括实践实习、实验室科研训练、组会报告。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主要利用大一的暑假进行初步的社会锻炼,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二、三年级,借助大学生竞赛、新苗计划、各级科创项目,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和培养;每周开展组会,保证每个本科生每学期参加1次报告,每个研究生参加3次报告;另外,定期举行竞赛、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总结报告,保证每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综合指导,有效保证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得益于这套培养模式,近几年我们团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连续几年我们组获得省大学生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挑战杯省赛一等奖1项、新苗计划和全国科创项目多项,近几年保送或考上复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十几个,2019年毕业生8人考上研究生,6人获得优秀毕业论文。
热心服务,无怨无悔做好后勤保障
胡秀芳历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支部书记、微生物学科主任。2003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参与生命科学学院和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筹备和建设工作。2003年暑假,通过多方面调查,完成了生物技术专业的申报材料,生物技术专业于次年顺利申请成功并开始招生。随即,开始投入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全程参与了实验室的装修、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员引进、实验室管理等建设工作。实验建设方面,从实验室图纸设计、装修施工、实验台选购布置、仪器调研、招标、安装调试、设备等系列工作,全程参与讨论、协调、跟踪,整个实验室的建设涉及20多个以上的装修公司、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公司,进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直至实验室正常运行、日常管理、耗材采购等等工作,前后历时约3年时间,为研究所的顺利成立和正常运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学院的专业实验室搬迁,胡秀芳再次投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前后历时1年。2012年学院组建学科,着手微生物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种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胡秀芳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了部门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