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引路人

王萍:寸烛微光短 匠心师意长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最讲义气的老师”

王萍:寸烛微光短 匠心师意长


王萍,女,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MBA的硕士生导师。获浙江省“优秀教师”奖,浙江省首届师德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曾先后多次获得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坚持以学生为本,充满激情,勇于尝试,认真负责,纯粹淡泊……她因帮助困难学生而被称为“最讲义气的老师”,因受学生信赖被称为“王妈”;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新时代教师表率。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王萍多少执着的追求、深沉的爱。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一提到“王妈”,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无人不晓。在大部分学生们眼中,王妈气场强大,要求严格,令人敬而生畏。可另一方面,王妈又深得大家的信任和拥护,人力论坛中的学生认为王妈是个乐观有爱的小太阳;许多学生包括毕业生,每逢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迷茫,也总会寻求王妈的建议和帮助。

关于“王妈”的由来,王萍笑着讲到,这个称呼是从11级学生中突然冒出来的,自己也颇感意外。事实上正是王萍真心实意地对学生好才换来学生的亲近。王萍称对学生好,就是她的信仰。在学校里面就做一个好老师,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切切实实的引导和关爱,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足矣。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成为一名教师,是王萍自幼的梦想。即使大学毕业工作十年后,教师梦仍萦绕于心,同时锐意进取的精神也督促着她继续前进,于是她又顶着压力开始自学考研。而从梦想中衍生出对职业的激情,是王萍教师生涯中取得一系列成绩的重要因素。

工作充满激情、勇于尝试创新是王萍的风格。初到学校工作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刚刚起步。一开始专业课老师不多,在急需安排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很多情况下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慢慢把握课堂。王萍说:“幸运的是,整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投入于各种教学革新。”慢慢地,人力专业有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从2001年开始,人力专业便首先成立了兴趣小组,引发同学们积极踊跃报名,形成良好学风。几年前,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王萍又带领整个团队开创浙理HR公众号,设立浙理HR联盟,成立校友会等教学新模式。此外,浙理人力论坛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毕业生和毕业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在王萍看来,这一切的革新发展最离不开的还是一支凝聚力强、稳定性好的教师团队。作为专业老师“只进不出”的教师队伍,众人的团结配合、彼此的信任依赖是取得所有成绩的重要保障。

授渔于人,重在责任,是王萍一直秉持的作风。在她的领导和努力下,如今的人力专业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专业学生技能扎实又归属感强。人力专业能在经济管理学院二十多个基层教学组织中脱颖而出,成为校优秀教学基层组织。在负责宣传的公众号后台,人力毕业生们纷纷留言感怀,也体现了对本专业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身为范,初心未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萍用高尚的师德铸造学生的人格。作为人力专业的领头人物,王萍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奖等诸多荣誉。对于荣誉,她不看重,不争抢,平淡待之。王萍总说,做事不能奔着荣誉去,以淡泊之心做事情,更能做出成绩来。就像她经常和学生们提到的一个词,纯粹。她要求学生读书做事纯粹,不是为了得到表扬或荣誉,而是自身能够增长才干或是影响身边的人。在王萍的朋友圈里,经常会有十公里长跑打卡,在督促自己强身健体,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锻炼的队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纯粹”的影响力愈发显现。

采访接近尾声,镜头扫到了王萍办公室中一面巨幅照片墙,上面记录了人力专业的成长发展历程,幕幕温馨,点滴珍贵,每一位毕业学子都可以在照片墙上找到自己,一张张照片中的饱含着师生情、专业情。一届届的学生在不断更替,环境在变,技术也在变,王萍为学生、为专业全力奉献的初心始终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