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青年人才的重要来源,是国家人才的主要储备库。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高校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这是我国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重要保证。人才辈出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人的质量。”高校党委必须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自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牢固确立,学校在省属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拥有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7个,列省内高校第三名;获得“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资格;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省毕业论文(设计)抽查中成绩优异,在“挑战杯”、工业设计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本科生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量质并进。五年来,在校普通全日制研究生规模增长了2倍多,博士研究生由7人增加到77人。在省学位办举行的省属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中,成绩居于前列。研究生创新能力日益提高,部分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SCI影响因子已达到7.8以上。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生源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至2011年底,留学生、港澳台和华侨生人数达到300余人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朝着“六个独立”规范办学积极迈进。继续教育实现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双提高。
今年是我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完成党代会部署的各项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统筹各类人才培养,稳定本科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推进独立学院自主规范办学,促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要坚持“深化融合、强化能力、突出特色、国际视野、多元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优秀生培养制度;深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积极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重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及相关教材建设,提高双语教学课比例,推行全英文授课,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探索招生改革,实行分类招生之后再分流选择专业的招生模式。加强教学研究,加大教改力度。
按照“扩大规模,改善结构,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实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国际化程度;合理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高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质量,加强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培育和扶持。
教育改革永无止境,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未来五年,全校上下务必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以育人为首要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教学条件,努力探索建立与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