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新闻特写]经管学院:凝心聚力谋发展 和谐共济上台阶

发布时间:2012-01-24 作者与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经管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造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依托,以党建和思政工作为保障,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五年来,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人才培养蕴特色 学术科研结硕果

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院积极探索优秀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以赛促学,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完善学生学科竞赛框架体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重点推进“挑战杯”、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财会信息化大赛等竞赛;借助学院学生科研中心,对学生科研、竞赛、创业等实行项目化推进,通过建立各专业科研兴趣小组、开展一专业一学科竞赛,努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积极营造浓厚的“两创”氛围,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科研活动等,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院还加强了与许多大型企业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实习基地。优秀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学院学子在一些全国、全省性科技竞赛中屡获殊荣。如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等赛事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学院学子摘得首富头衔;在创富百强榜中,我校学子摘得4席,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三名。还涌现了一批如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大学生创业首富、上市企业负责人等方面的优秀毕业生。此外,在近两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中,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等专业均名列前茅。

认真组织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学院鼓励教师申报各类奖项和发表论文,并联合科技处对教师出版专著实施资助政策。五年来,学院共有280项课题获得立项,立项总经费近2300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64项;获得各类奖励 2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出版学术专著36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世界经济》等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

师资队伍是关键 平台建设润绮花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内培外引”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在大力引进高层次学术科研人才的同时,积极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梯次和人才结构。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培养考核档案,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纳入到教职工考核体系中;依托“青年教师讲课大赛”、“青年教师讲坛”、“教学观摩课”等平台,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选派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规程和各个教学环节,把握教学工作规范,提高教学能力;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特长,指导青年教师明晰研究方向,并为其制定培养计划;选派教师出国或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访学,拓展他们的视野,了解学科前沿;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帮助他们更快成长。五年来,学院共有42人晋升高级职称(其中正高职称5人),引进各类人才22人(其中国际化师资3人、四类人才6人)。1人获省教坛新秀,3人被评为校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校教坛新秀。

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学院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学术科研发展的有力保障。学院现已初步建成了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纺织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管理工程研究所、现代信息系统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和文化产业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连续三年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00万,2010年还接近600万。学院还拥有1个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和1个校级创新团队。

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院先后举办了“新农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两岸经贸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浙江省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先后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都市圈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学术研讨会”、“低碳经济论坛”、“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纺织经济论坛”、“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纪念30周年暨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院还建立了基地专家委员会,并通过开设青年讲坛,邀请著名专家和博士来校做学术报告,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

学科搭台促发展 专业添翼助腾飞

积极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五年来,学院形成了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学科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区域经济学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取得了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个学科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资格。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和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物流工程和项目管理3个专业硕士点和纺织经济与企业管理1个工程硕士点。拥有1个省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1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学)和1个校级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专业建设。五年来,学院新增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0门、省重点建设教材5本、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 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学院已具有了一定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规模,并形成了品牌特色。学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完善了以专业为单位的学科竞赛框架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五年来共获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

连线国外促交流 合作办学显成效

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勤益科技大学、德国吕纳堡大学等国(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了美国、德国、英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授来校讲学,并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法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合作,互派师生访问,开展学术交流,为浓厚校园学术气氛,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院已连续两次暑期选派学生赴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研修,2011年暑期,学院组织了19名学员赴德国吕纳堡大学交流学习21天。招收了4名留学生硕士、4名德国研究生来校进行3个月的交流学习,招收了四年制中国商务本科班20名留学生,接待了60名台湾研究生来校交流和学习。2011年共有8名位教师赴美、澳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访学,1位教师圆满完成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的赴欧洲经济研究院(ZEW)为期一年的研究。

党团建设展活力 思政工作领风向

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加强基层党组织基础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学习化动力,以评比激活力,以载体创新为平台,以拓展内涵为目的,紧扣重点,努力实现“活跃基层”,党员示范作用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带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院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院、系(所)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行院务、党务公开,试行学院教代会代表旁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新调整了党支部设置,积极开展支部创新活动;坚持反腐倡廉,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好统战工作和工会工作;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凝心聚力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展望新征程,学院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建成“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门类综合协调发展,部分学科省内领先、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省属高等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经济管理类教学研究型学院”。

踏上新起点,学院将牢牢把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这两个龙头,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和知识创造”的两大核心任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依托广大教师,努力推动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共同提高,最终实现学院各项事业整体向既定目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