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新闻特写]艺设学院:团结奋斗促发展 突出重点增光彩

发布时间:2012-01-26 作者与来源:艺设学院  浏览次数:

浙江理工大学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至今已历时五年。这五年里,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学校的主要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如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加强,党员先锋作用不断增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行政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办学支撑条件日益改善,“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深化;国际化办学扎实推进,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科研总量不断攀升,业绩增势喜人;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稳步提升人才质量;师资结构不断优化,数量质量稳中有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这些历史成就的取得,使得全体理工人欢欣雀跃、信心倍增,大家热切期盼在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之后,以更强的动力去努力争取更大的新成就。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特点、显成效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这五年期间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开拓创新。五年来,经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学院面貌和氛围有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夯实基础、注重质量、务实创新、强化特色”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校党委和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学院行政领导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学校和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学院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五年来,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如持续优化基层支部建设,累计为两千多人次提供了系统的培训,积极慎重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学生党员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达到19%左右的历史高值。学院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收获了不少校内外荣誉,如在校内,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对内宣传、对外宣传先进单位,获得学校支部建设创新奖、优秀组织奖,获得学校军训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学校就业工作先进,获得学校体育道德风尚奖,连续两次获得学校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在校外,获得浙江省高校支部建设创新奖,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社会实践活动最佳创意设计方案,连续两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团,建立了一个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杭州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和杭州市文博会最佳创意团队等集体荣誉。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中,一名同志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辅导员;一名同志获得浙江省“两项计划”先进个人;一名同志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称号;一名同志获得浙江省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和设计大赛二等奖;五人获得了浙江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教育载体生动活泼,五年来,形成了A&D文化节、舞林大会、K歌之王、健康节等一系列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获得学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两项,校运会的成绩更是逐年提高,COSPLAY团队屡获大奖。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为新华社、浙江卫视等高端媒体所报导。尤其近两年,学院巧抓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推出五个系列的校园漫画,受到师生好评,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收效显著,为我校获评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作出了贡献。

整体办学水平有积累、得提升

五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设计人才,十分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挖掘和发展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抓手始终贯彻艺工结合的培养思路。学院强抓教学规范管理,教学秩序逐步更加规范。本科生规模稳步发展,录取分数逐年递增,在校本科生达到1590人,在校研究生149人。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达1090万元,实验教学条件有极大提高,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获得国家特色专业2个,精品课程国家级和省级个1门。列入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浙江省重点教材1 部,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共获700多个奖项,其中曾获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红点至尊奖、德国iF设计概念奖100best大奖、伊莱克斯Design Lab大赛全球第二、美国“IDEA”国际工业设计竞赛铜奖、首尔国际设计大赛铜奖、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金奖、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金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奖赛一等奖、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锐摄影师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阿达奖、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海报设计大赛银奖、时报金犊奖铜犊奖等行业内重要奖项。学生获得外观专利 77项,实用新型专利67 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的论文被EI收录。学院还争取到了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的秘书处单位。学院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率一直保持名列全校前列。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已建立起从研究生到本科生的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广告学、美术学(商业插画方向)六个本科专业,艺术学理论、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和艺术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点。其中艺术设计(本科)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及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动画专业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设计艺术学(硕士)为浙江省B类重点学科。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学科特点原因,教师在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上相对偏低。因此学院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经过五年的努力,师资结构明显改善,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数显著增加,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34人、博士9人、硕士 57人、教师出国进修学习6人。学院教师中有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重点资助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学者。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通过奖励制度的激励,有组织的引导,教师申报课题踊跃,科研立项、学术专著、教材编写、论文数量、参展获奖作品数量不断增加。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近五年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近200项,共累计经费超2300万元,其中纵向项目50余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累计经费约100多万元,横向项目15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2200万元。先后在各类期刊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一级以上论文近40余篇,被EI收录的会议论文有30余篇,还有论文被编入《中国行政参阅》供国家领导同志参考;获得各类专利1200多项;出版各类教材、画集、编著、译著等近50余部;教师各类科研成果及作品获得诸如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世界包装之星等各级各类奖项130余项。

在其他各项建设方面,学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学院聘请原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主席克雷格.沃格尔、乌克兰人民艺术家米哈伊尔.顾伊达等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学院还承办了数字化纺织技术及应用国际培训与交流活动,已有本科、研究生等国境外留学生在学院接收教育;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效率较高;校友工作和校友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师生平安、学院稳定,向心力、凝聚力强。

今后五年将固优势、提层次

在回顾学院五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院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压力。过去五年中,是国家发展重点高校的时期,我们获得发展的同时,全国其他高校也同样在大发展,有的已遥遥领先于我们,有些原有基础差的现在已接近我们。例如,学院在本科专业设置上拥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有较多的设计专业方向(现有6个),在艺术设计领域有较强的优势,目前以各自发展为主,各专业方向之间缺少交叉融合,因此专业群体的综合优势没能发挥出来,也影响了特色的形成和优势的凸现。此外,由于艺术学科下其他专业门类的缺失,专业布点不够多,会影响到艺术学博士点申报,影响学科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的投入,但离实际的需求尚有很大的距离。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各实验平台的硬件设备完整性、等级不够。实验室用房和场地空间严重制约发展。实验教学和管理的改革亟待深入和扩大,迫切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应产学研结合的实验室运作模式。学院师资队伍依然不强,由于艺术设计各专业都是年轻的专业,优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奇缺,本领域现有培养的高学历人才少,而且存在各种不足。社会飞速发展,现有教师面临提高和转型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引进、人才的转型工作任重道远。科学研究成果喜人,但是省级以上的纵向科研依然偏少,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依然迫切。

今后五年,艺术与设计学院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凝心聚力、突出重点,稳扎稳打、开拓创新,加强专业交叉协作,凝炼特色方向,强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凸现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抢占学科前沿,发挥产学研综合优势,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使学院成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强者,并稳居浙江省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