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纺织学院是我校极具特色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着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的发展理念,坚持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发挥教授群体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学科内涵和科研方向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十二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年来,学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师德师风建设、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和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成功召开学院党委第一届公推直选大会和四届一次双代会。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有序,学习型和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常抓不懈,被评为五星级党委。学院现有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1个,校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获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省首批党员之家扩面工程建设单位、校内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院师生获“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基层党组织闪光言行之星”、“支部建设创新奖”、“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10余项;4位老师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或提名奖);2位老师获省教育工委“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
学院紧抓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十二五”期间,纺织科学与工程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材料学获批浙江省重点学科;现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以及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优势专业3个);通过目录外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点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以及硕士点纳米材料与器件、土木工程材料等方式,带动了理学院、经管学院、建工学院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纺织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新增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以及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原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拥有仪器设备近1亿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900台套,有力地支撑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建立起一支适应学院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学院引进中央国家级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1人,三级岗教授1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8人,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技术带头人为兼职教授。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五年来,学院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省高校重点教材1部、部委级规划教材2部,省重点教材或各类规划教材在编8部,5部教材被列为高等院校纺织服装类“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期间,学院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篇,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新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家、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家、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2家。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活动,获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5项,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省级奖项17项,以及其他各类专业竞赛省级三等奖以上80余项。同时,也涌现出了如省十佳大学生入围奖获得者王列,桑麻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朱罕、金富春创新创业奖学金获得者“催化纤维”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学院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18.64%,一次就业率在97%左右。学院多次获“五四”红旗团委或先进团委、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院坚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科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提升纵向、扩大横向、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构建特色鲜明的学院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5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409篇;获各类科研奖励共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5项。“产业用纺织材料”、“数字化纺织技术”获批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院目前共负责或参与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
学院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派出11名教师常驻各地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推广和成果转化活动;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承担的省“现代纺织与皮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在学院积极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湖州市政府签订了共建“浙江省新型纺织研究院”协议并正式落户湖州;参与共建省级企业研究院3所,院士工作站2个,与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研发中心40多个。
学院一直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利用各方资源拓宽渠道、拓展领域,大力提升了留学生的层次,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年来,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立了2+2与4+1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建立了“3+X”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达成了合作交流项目,与法国鲁贝国立高等纺织工程学院达成了研究生项目合作协议,组织完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学团的教学和接待任务。共招收国(境)外留学生40余人,派出赴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等学生共计100余人。
学院积极开展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九次亚非先进纤维材料及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印尼等国(境)外学者150余人。
栉风沐雨,风雨兼程。回望过去,我们有付出有收获,展望未来,我们有梦想有决心。“十二五”期间成绩的取得,表明学院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转型改革深化的未来机遇,材料与纺织学院必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理念,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重点、师资队伍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条件保障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凝练办学特色,增强校地协同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实力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内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