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萧山日报》报道了我校艺设学院组织小学生游学浙理。
原文如下:
走进浙江理工大学 感受知识与艺术熏陶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获得“荣誉证书”
来到理工大学,小记者们跟随着研究生学院大哥哥大姐姐的步伐,走进研究生设计室,参观了历年优秀学子的绘画墙、壁画长廊,一边听着哥哥姐姐的解说,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笔记,一边看着一件件被学校悉心珍藏的优秀作品,赞叹不已。
接着,在理工大学何佳宁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首家全国高校丝绸博物馆。博物馆以“丝”的抽象造型贯穿全部,小记者在这里了解到了从蚕到丝绸制品的古今不同制作方法和技术的发展。
最令人兴奋的环节是参观物理实验室。小记者们不仅通过短视频初步了解了一些奇妙的科学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
最后,小记者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这次活动的收获……捧着奖状和礼物,小记者们结束了此次大学之行。“来大学参观比上辅导班有趣多了,上大学真好。”小记者说。“比起以往的那些传统方式,我觉得这样走进大学校园的方式非常好,孩子们能够亲自参与其中,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心感受。”随队参观的宁围小学朱老师补充道。
本次大学行,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同时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更多的文化熏陶。(文/摄 橙子姐姐)
小记者 钱家乐 宁围小学606班
这次,我们宁围小学的小记者来到浙江理工大学参观。走进理工大学,我们立马被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的作品吸引了。他们用3D打印机打印了好多自己设计的火炬。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另一幢大楼,第一层是图书馆,上了三楼,我们看见了很多丝绸品,有纺织机、纺织线……我还看见了一个非常大的铁木织机,棕色的纺织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从蚕到丝绸制品的古今不同制作方法和纺织技术的发展。
这次活动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可真丰富啊!有激光琴、双曲狭缝……尤其是双曲狭缝这个游戏,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直棒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X"形状的狭缝,我思考了好长时间,也想不出为什么它会穿过这条狭缝。最后,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直线转动时,会在空中划出一种被称为双曲面的立体圆形,从双曲线的顶端到底部沿弯曲的边缘划出的线称为双曲线,立板上所刻的曲线就是双曲线,而且也正好与直棒所划出的双曲线相符,所以它可以顺利通过平板上的双曲狭缝。哇,原来这么简单的一个游戏中还蕴含着许多奥秘,真让我大开眼界!这次活动真有意思,我们不仅去了浙江理工大学,还了解了很多生活中的常识。
小记者 金奕然 宁围小学304班
10月15下午,我们宁围小学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浙江理工大学参观,我感到非常自豪。
首先,我们到了艺术馆画廊。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画,非常好看,那里还有很多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题的作品,我还看见一幅美丽的夕阳油画,非常漂亮。
接着,我们又来到丝绸博物馆,我觉得“丝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要建立“文化自信、辉煌历史、情系丝绸”的认知。在丝绸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一个大织布机和各种丝绸,我还发现了一些迷你织布机模型,如绢织机、素织机、罗织机……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丝绸的故事,如古代的房子,和衣服。最后,我们还来到理学馆,体验了各种实验仪器,非常开心!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老师还为我们发了荣誉证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学习,希望长大后能考上浙江理工大学,那就更好了。
小记者 田思绮 宁围小学402班
到达浙江理工大学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大学校园。秋天的校园是迷人的,落叶缤纷、色彩斑斓,一幢幢高耸的大楼,一条条宽广的道路,一群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这些景象都是在小学未曾见过的。我们走在铺满落叶的路上,脚下发出“嚓嚓”的响声,犹如美妙的旋律,深深地体会着宁静、祥和、诗韵的校园文化气息。在浙江理工大学里有一座记载着历史与现代的丝绸博物馆。来到丝绸博物馆,我们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做笔记,了解了很多关于丝绸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记下了许多笔记,还向老师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小记者积极探索知识的精神品质。
大学,是孩子们向往而又陌生的地方。爸爸妈妈每次对我说:“你要努力学习,以后争取考上好的大学。”那时候,我对大学生活没有概念,但是通过这次参观理工大学的活动,让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新闻来源网址:http://xsrb.xsnet.cn/epaper/html/2018-10/19/content_12_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