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浙江新闻报道我校经管学院暑期实践走进农村文化礼堂。
原文如下:
文化新地标 精神好家园——义乌今年以来深化文化礼堂建设纪实
七月的农村文化礼堂,是昂扬的、蓬勃的、火热的。这个暑期,在义乌各农村文化礼堂举办的一场
场文化活动,正牵动着不少孩子的心。
自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福田街道的各文化礼堂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后,暑期夏令营
活动在当地的7个文化礼堂全面启动,诸如折纸、美术、音乐等活动,使福田辖区的各文化礼堂成了孩子
们的暑期“幸福加油站”。
7月7日,后叶村文化礼堂内村民济济,市民政局、执法局等单位工作人员来到这里进行党的政策宣
讲,深受欢迎。
7月9日,赤岸镇三角毛店文化礼堂开展少年儿童安全防范知识演练。
一场村歌赛,一堂致富课,一项春泥计划,一次文化走亲……行走在义乌农村,全市121家文化礼堂
的大小活动日复一日,不曾停歇,丰富着基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村民们
在这里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享受和凝聚着他们走向美好未来的力量。
今年以来,义乌按照“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建”的力度、“
管”的强度、“用”的热度和“育”的深度,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
化兴盛、弘扬乡风文明、创新乡村善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礼堂打造成全市群众的“精神家园”,为
推进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活力。
成风化人弦歌不辍
建好一个文化礼堂,造就一个乡村景点。
今年以来,义乌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礼堂的使用功能,积极利用村民集会、节日庆典,开展丰富多彩
的节日文化、礼节礼仪等活动,积极推动党课进礼堂、安全生产讲座进礼堂、乡村婚礼进礼堂等活动,
增加了礼堂旅游体验功能,使礼堂成为弘扬文明乡风、展示美丽乡村特色风情的重要场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展现新农村、新风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城西街道各文化礼堂举
办了系列文化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共享红色七月。在后叶村文化礼堂,城西卫生院的医护工作者在义
诊,为村民带去家门口的免费诊疗服务;流动书场走进城西枫溪村、流下村文化礼堂,在当地连续开展
了11场道情表演;在分水塘村文化礼堂,则举办了农民画展出……
走过沿山而建的木栈道,穿过一个个景观小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坐落于云端的开放式设计的景
观平台,四周迷人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大陈镇义北村村干部告知,这是于2017年11月完成建设的农村
文化礼堂。看着处于四周群山环抱中的景观礼堂,仿佛看到这里一览无遗的四季景色。
家住文化礼堂附近的义北村村民傅海兰是村腰鼓队的组织者之一。“原先大家打腰鼓都是在村广场
上进行,可是到了晚上那里经常停满车,活动起来不方便,而且室外场地冬冷夏热。如今,打腰鼓的十
六七位村民把练习场地放在了文化礼堂里,晚上有灯,夏天有风扇,下雨也不受影响了。”傅海兰说,
平常,还有十五六位村民在文化礼堂跳舞,大家在一起不仅增进感情,还会做一些文明创建、垃圾分类
等活动的宣传学习。
为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救自护能力,在这个暑期,福田小
学部分党员还自发组成7个志愿者团队,分赴福田街道几个农村礼堂,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一堂堂注重实践
、绘声绘色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城市的琳琅繁华,而是紧扣乡土根脉。义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正是坚持了这一
原则,坚持“建管用育”,积极传承文脉、传播文明,使之成了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走马灯是枫溪村世代传承的乡风民俗,也是义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逾400年。为了让这一朵
民间文艺奇葩得以弘扬,枫溪村文化礼堂便成为传承非遗走马灯的重要场所。村民们经常会在村文化礼
堂组织演练,使走马灯这项非遗得以发扬光大,也让外来游客感受到扮相别致的“马”与“走马人”合
二为一的广场灯舞的魅力。
文化坚守,彰显着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和魅力,使文化礼堂不仅成为展示非遗文化的阵地,也成为
中外友人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稠江街道九里江文化礼堂,还会邀请一些外国朋友参与当地的写
春联、抬阁翘、舞龙灯等活动。这种特有的方式,让外国朋友共同体验传统的民俗活动,积极融入当地
村民的日常生活,传递着浓浓的中国风。
共建共享 服务提升
童店村村民贾惠娟有个习惯,有空就会到村文化礼堂转一圈,量个血压,跳个舞。因为医生、护士
会到文化礼堂提供服务,送诊上门。
去年5月,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復元私立医院、商城妇产医院3家医院与稠江街道官塘下、春联、上
崇山、柯村、黎明、童店这6个文化礼堂分别签订结对协议,医院将定期、持续为结对文化礼堂输送免费
体检、健康宣传、大型义诊、医患互动等各项活动,为老百姓送上贴心、方便的医疗服务。
建好礼堂靠农民,用好礼堂为农民。为了让更多村民主动走进文化礼堂,义乌各地高招迭出,有效
地延展了文化礼堂的工作领域,构建了覆盖广泛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矩阵。“开展医院与文化礼堂
结对,就是为了加强社区与农村的健康和卫生宣传,在丰富文化礼堂内容的同时,能够增进医患友好关
系,让老百姓对农村医疗服务更有信心。”稠江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礼堂有了医生入驻,就有
了守护健康的功能。双方结对后,医院会安排主治医师一同参与义诊,为村里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
方便,让村民到礼堂转转的频率更高了。”
“不止看医生,我们村文化礼堂还是党课宣讲的有效阵地,文化礼堂的功能多着呢。”据佛堂镇梅
林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介绍,在平时,村里会邀请市委党校的老师过来宣讲党课。老师们用通俗的语言
,鲜活的图片文字材料,回顾党的历史与展望未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每次来“听课”
的党员干部、群众,都把文化礼堂塞得满满当当。
农村群众的拥护和参与,是农村文化礼堂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据市委宣传部有关工作人员
介绍,作为村民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义乌各文化礼堂通过延展服务领域,促使诸如居家养老、学习讲堂
、电商服务、避灾场所、医疗服务、文体活动中心、非遗民俗文化展示等全部进入文化礼堂服务菜单,
实行“一条龙”服务,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文化礼堂的功能,实现了“一堂多用”,也确保了全天候礼堂
服务功能的实现。
义乌的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和服务的需求,增强了本村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还通过
文化走亲活动加深了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以及跨县、跨市的交流。今年3月30日晚,城西街道“农村文化
礼堂管理员聘任暨城西文化走亲团成立仪式”在何泮山村文化礼堂举行,吸引了周边1000余名村民前来
观看。
今年5月10日,上溪镇“文化礼堂”杯村歌比赛在金傅宅村举行,由此也拉开了2018年“唱响义乌”
合唱比赛活动的序幕。来自当地农村、企业的代表队,用嘹亮高吭的歌声唱出了乡村振兴的美丽乐章,
传达着当地群众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期盼与信心。此后,福田街道、城西街道等都相继开展了这类活动,
通过组织各村居、学校、市场、企业等创作演唱“村歌”“校歌”“企歌”来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
。
“为了扎扎实实把礼堂管好用好,今年以来,义乌各文化礼堂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义乌撤县建
市30周年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名人文化、文明创建、流动书场
、健康知识进礼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使用率、影响力,增强礼堂吸引力、凝聚力,使礼堂成为村
民真正想去爱去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一些文化礼堂建成后,当地村民
纷纷自行组建文艺团队,有的重拾技艺,有的自掏腰包请老师培训指导,创作了一大批群众自编自导自
演的节目,打造了村晚、“村歌大赛”等村民才艺展示平台,促进礼堂“节目常新,活动常有”。
“如今的农村文化礼堂,更有温度了。”行走在义乌各村文化礼堂,当地的许多村民会提到,文化
礼堂活动越来越丰富了,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妇女,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
挂图作战 风雨兼程
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内生的,也来自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沉淀。探索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的管理制度,使
农村文化礼堂建好用好,是文化礼堂能否真正发挥好精神家园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
按照“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工作思路,今年义乌农村文化礼堂共有80家的建设任务,占过去5年
总建成数(111家)的72%,建设任务压力前所未有。对此,义乌根据“合理选址、科学布局,坚持标准、
突出特色,综合利用、功能优化”的原则,在新建文化礼堂中明确了建设村和责任人,并与建设村和责
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倒排工作计划,设定时间表,实现“挂图作战”。
上海东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萍,捐赠了400万元用于苏溪镇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正是因
为有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也增强了亲近感、归属感,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
礼堂的主人,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从“要我来”到“我要来”的转变。
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有不少是农民群众的主动要求。上溪镇五塘村党支部书记龚华东反映,在
建设文化礼堂过程中有三个“想不到”:建设前,想不到村民的支持率这么高;建设中,想不到村民的积
极性这么高;建成后,想不到村民参与热情这么高。“正因为我们以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从而
受到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龚华东说。
上溪镇五塘村开展首届泼水节活动。
对农村文化礼堂,义乌将通过不断提升已建农村文化礼堂的使用效能,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高水平
农村文化服务综合体,来实现从单一的文化活动载体向综合性的精神家园转变,从资源分割、分散向资
源统筹、整合、利用转变,从只注重建设向“建管用育”一体化的转变。为此,今年3月,义乌还举办了
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专业力量为全市14个镇街200多名礼堂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
如何使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常态化、管理长效化?义乌各地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拿出独门绝技。
如福田街道建立了大学生志愿者与文化礼堂结对制度,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建设“精神家园”的载体,待“礼”花遍地开放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建立长效机制
,打造精品礼堂。为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委宣传部对建好文化礼堂、创建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工作
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今后将通过落实文化礼堂“管理员+文化团队”制度,提升文化礼堂
管理效能,推广学校与文化礼堂结对,举办“四点半学校”等做法,使“春泥计划”活动室成为少年儿
童的第二课堂,进一步完善礼堂使用功能。
酷暑七月天,建设施工忙。站在新的起点上,义乌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征程上,正迈着坚定而踏实的
脚步,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文化盛宴,让文化礼堂如大地上点点繁
星,为我们守住乡土、传承乡风、留住乡愁。
文化新地标,筑梦新征程。建好文化礼堂,新起点上再出发。
新闻来源网址:https://zj.zjol.com.cn/news/9859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