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青年网、浙江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我校理学院开展心里科普推广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13 作者与来源:中国青年网、浙江在线、中国教育在线  浏览次数:

    7月13日,中国青年网、浙江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我校理学院开展心里科普推广活动

 浙江在线:你的眼睛会“说谎”吗?一起探秘视错觉下的心理学解释 

    浙江在线7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斌)你的眼睛会“说谎”吗?今天,“奔跑吧,环保小卫士们!”暑期特别活动带领“浙江环保小卫士”继续来到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科技+”青少年科普训练营(以下简称科技+),一起来探秘视错觉下的心理学解释以及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我会憋在心里不说”“我会玩游戏放松。”“我会去睡觉。”环保小卫士们七嘴八舌地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科技+志愿者则是通过对于情绪产生的原因做出了科学层面的解释,并借此提出了调节情绪的最佳方法:做一些开心而又积极的事情。  在教学环节,科技+志愿者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它引起的神经兴奋并不立即消失,而在大脑皮层留下一定的痕迹,这就是视觉后象。为了让环保小卫士更好地理解,科技+志愿者还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简易视觉后象器。  当然,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环保小卫士们进入了令人期待的体验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环保小卫士们将在棒框仪的实际体验中,判断自己是否容易受环境影响,是否容易受暗示;而彩色视野仪则是能够帮助他们检测彩色视野范围及盲点位置;而在测谎仪的帮助下,环保小卫士能够了解到自己在状态下的情绪变化,有没有很神奇呢?

    新闻来源网址:http://epmap.zjol.com.cn/yc14990/201807/t20180710_7744953.shtml#p=1


中国青年网:浙江大学生开展心理知识科普 为居民带来“心理凉茶”

   中国青年网杭州7月23日电(通讯员 胡丽 吴涛)“你知道婴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青少年会有叛逆期吗?”……志愿者吴同学围绕着发展心理学向居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提高社区科学素质,将科普活动推向社区,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7月9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大学生们联合杭州市拱墅区爱心理服务中心在蔡马人家社区开展了“守护心灵,与你同行”心理科普推广活动,在炎炎夏日为居民们带来心理凉茶。

    为了让科普活动更“接地气”,志愿者们在心理系洪芳副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发展心理学理论,按照个体成长的七个关键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精心设计了闯关游戏,设置七扇大门,打造人生选择题。

    在志愿者们简单介绍闯关规则后,小区居民们便纷纷来到了第一关卡,婴儿期。对居民而言,最逃不开的话题便是小孩。“这个我知道,婴儿早期味觉偏好甜。”一位阿姨指着问题笑着说道。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难倒了居民们,“这个平时带小孩子的时候还真没有注意到,没想到婴儿视觉偏好复杂的图案和人脸。”虽然没有答出题目,但是学到新知识的阿姨还是露出了笑容。

   “叔叔阿姨,婴儿类型分为易养型、难养型、慢热型和其他型四种,类型的划分没有好坏,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分。比如易养型的婴儿通常很积极,对新的情境表现出好奇心,有很强的适应性。”志愿者陈同学对叔叔阿姨们细致地解说。叔叔阿姨们纷纷点头。

   “哈哈哈!我们是老年学习班。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们帮助很大。”结伴而行的阿姨们在闯关成功后笑着对志愿者说。

    除了充满趣味性的七彩大门闯关,本次社区行还准备了视野计、棒框仪、双手协调仪、心理迷宫共四种实验仪器,并对其原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和演示,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都加入了体验队伍。

    据悉,拱墅区是浙江省唯一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配备了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人才队伍,为市民提供专业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本次活动正是拱墅区关爱学生心理联盟的活动之一。

    新闻来源网址:http://xiaoyuan.cycnet.com.cn/s?uid=199975&app_version=1.0.4&sid=61163&time=1532328799&signature=B6N3vEgwjmRqPndZp5kr7bwDPhoPmjaeoGDy9x2KzL8JAblYXM&sign=6e347b6953cde5adece86ff59db29e0d&from=groupmessage


中国教育在线:浙理工大学生开展心理科普推广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通讯员 胡丽 吴涛)“你知道婴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青少年会有叛逆期吗?”……志愿者吴同学围绕着发展心理学向居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提高社区科学素质,将科普活动推向社区,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7月9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大学生们联合杭州市拱墅区爱心理服务中心在蔡马人家社区开展了“守护心灵,与你同行”心理科普推广活动,在炎炎夏日为居民们带来心理凉茶。

 为了让科普活动更“接地气”,志愿者们在心理系洪芳副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发展心理学理论,按照个体成长的七个关键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精心设计了闯关游戏,设置七扇大门,打造人生选择题。

  在志愿者们简单介绍闯关规则后,小区居民们便纷纷来到了第一关卡,婴儿期。对居民而言,最逃不开的话题便是小孩。“这个我知道,婴儿早期味觉偏好甜。”一位阿姨指着问题笑着说道。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难倒了居民们,“这个平时带小孩子的时候还真没有注意到,没想到婴儿视觉偏好复杂的图案和人脸。”虽然没有答出题目,但是学到新知识的阿姨还是露出了笑容。

 “叔叔阿姨,婴儿类型分为易养型、难养型、慢热型和其他型四种,类型的划分没有好坏,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分。比如易养型的婴儿通常很积极,对新的情境表现出好奇心,有很强的适应性。”志愿者陈同学对叔叔阿姨们细致地解说。叔叔阿姨们纷纷点头。

  “哈哈哈!我们是老年学习班。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们帮助很大。”结伴而行的阿姨们在闯关成功后笑着对志愿者说。

除了充满趣味性的七彩大门闯关,本次社区行还准备了视野计、棒框仪、双手协调仪、心理迷宫共四种实验仪器,并对其原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和演示,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都加入了体验队伍。

  据悉,拱墅区是浙江省唯一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配备了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人才队伍,为市民提供专业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本次活动正是拱墅区关爱学生心理联盟的活动之一。

    新闻来源网址:http://jxyj.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807/t20180713_16168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