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新闻特写]坚持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求发展——材纺学院与百年学府同进步共发展

发布时间:2007-02-28 作者与来源:材纺学院  浏览次数:

  材料与纺织学院,这是一个与学校有着同样悠久的办学历史的学院,是我校办学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设施条件优良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学院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奋发进取,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强化党政管理,巩固思想阵地

  近年来,学院党政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紧紧围绕校、院的中心工作,以积极有为的态度,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开展各项工作。

  整个班子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注重效率,讲究实效,在全学院形成了“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学院党总支以政治活动为载体,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广大党员、教师和学生的政治素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院在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2005年获校“跃龙奖教金”二等奖,并连续七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学院党总支在2006年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党政班子在2005年被评为校“三树一创”好班子。

  学院党政班子还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加强对工会、教代会工作的领导,工会活动有声有色。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规划,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激发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勤奋进取的工作作风,学院工会被浙江省教育厅定为省高校“学习型组织”试点单位,今年又被评为校“先进教工小家”。

重视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是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学院上水平、持续发展的基础。学院经常认真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讨论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各学科重点扶持发展的方向达成了共识,并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重点保障。

  学院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办学层次。在喜获 “纺织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博士培养计划和博士生导师增列工作顺利进行;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也顺利开展。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浙江省“纺织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年度汇报工作中获得好评。“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并正式挂牌运行,成为浙江省省属高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也在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中成绩良好,并获得继续资助。

  此外,学院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扩大学科影响力。邀请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或承办学术研讨会等。2006年8月,学院与日本纤维机械学会纺织科学研究会合作主办了“第35届纺织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2006年11月,与浙江省毛纺行业协会、浙江省“纺织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了“浙江省毛纺织染整技术交流会”,在省内印染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学院将特色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切实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学院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提炼教学成果。200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培育精品课程,学院现有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现有主编(参编)国家正式出版教材18部。

  学院始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坚持走“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重在培养和使用”的道路,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与此同时,学院还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名师,提高教学质量,如学院坚持干部、教师听课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发挥督导组的监督管理作用等措施,进一步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针对青年教师申请课题难的问题,学院还从重中之重学科中出资设立了“纺织学科”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专门资助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

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合作步伐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另一项主要工作,为此,学院广泛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动广大教师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倡导教师“人人有方向,个个进课题”。学院确立“争大保小”的方针,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大项目。仅2006年度学院就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研经费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与企业合作、与地方合作”是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的良好形式,学院抓住浙江省是纺织大省的大好机遇,利用纺织学科的优势,带领教师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学院现已与绍兴、嘉兴、义乌等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05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等等。

注重育人工作,培养有用人才

  学院学生工作秉承“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宗旨,以“服务、管理、育人”为工作理念,以“就业、学生考研、学生科研”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内容、形式和手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品牌。

  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积极开展党建、团建、学风建设、就业、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各项工作。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连续几年名列学校前茅;学院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连续三年名列学校前茅,其中轻化工程和纺织工程的纺织品设计方向的一次就业率达100%。学院被评为2006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同时,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组织学院的科研骨干指导学生科研。近年来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三等奖各2项;浙江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2007年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的21个项目全部立项,其中4项被列为省“新苗计划”。


  2007年,学校将迎来110周年华诞,学院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校、院“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中心工作,加强思政和党建工作,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带领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为材料与纺织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