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江尧 记者 朱振岳)浙江工程学院院长2月24日将一张100万元支票交到刚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李加林教授手上,奖励他在丝织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本报杭州2月25日电 因为发明了“高密度全显像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浙江工程学院李加林教授和他的课题组昨天获得了学校100万元奖励。
杭州网讯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工程学院李加林教授郑重地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手中接过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荣誉证书。
通讯员 陈雪敏 胡文昌 本报记者 任斌2004-2-25 早报讯 一个国家级的发明值多少钱?一百万!昨天上午,浙江工程学院院长将一张100万支票奖给刚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李加林教授。
本报通讯员 陈雪敏 胡文昌 本报记者 王慧华2004-2-25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一张大红横幅高挂在浙江工程学院的主楼上,祝贺该校李加林教授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而学校领导更在随后举行的科技成果通报会上,郑重地将100万元支票授予了李教授,奖励他在丝织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以百万重奖之举进一步在学校师生中推动科技创新。
《浙江日报》杭州2月23日讯 世界上第一幅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世界上第一幅仿真彩色织锦画《富春山居图》,还有我们熟悉的《西湖十景图》、《蒙娜丽莎》……李加林,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织锦工艺品的设计者。
本报讯 连续几年,我省高校每年要各引进100余名新教师。
本报杭州2月20日讯(记者肖国强)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