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使命结伴而行”
唐艳军:为人师表 育人为本
唐艳军,男,工学博士,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分工会主席、系主任。

思想进步,信念坚定
唐艳军老师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参加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始终坚持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彻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艰苦奋斗,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特别是在我院轻工技术与工程学位点评估的迎评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认真完成评估材料的编辑和整理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担任轻工工程系主任、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负责人,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
为人师表,严以律己
唐艳军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尽心竭力,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近10年的辛勤工作中,为材料与纺织学院,特别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此,唐艳军老师几乎没有节假日、寒暑假,为了工作需要,经常在学校加班到深夜。此外,在教学工作中,唐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程形式多样,授课方式幽默,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对于学生的生活上,视学生如亲人和朋友,总是及时发现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推荐生活上较为贫困的学生申请学校的助管、助教岗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学生们眼中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优秀老师。
育人为本,立人为先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唐艳军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的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对于唐老师来说,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用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而这个事业的核心是“学生”。唐老师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要育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成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刚刚进入唐老师团队的研究生,还是第一次进入课堂的本科新生,都会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唐老师积极灌输学生“做人”的意识,并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文字表达的内容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行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引领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
专注科研,成果颇丰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唐艳军老师一直从事加工纸与特种纸、功能填料与复合涂料及生物质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教至今,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从未放松科学研究,唐老师作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9项,兼任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及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并在2017年荣获“浙江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浙江理工大学于2017年3月派唐艳军作为科技特派员驻衢江区上方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唐艳军老师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紧扣衢江区上方镇主导产业--钙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的科技需求,依托规模以上典型企业,在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优化生产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开拓高值化应用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个人专业特长,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已确定实施新型特种涂料项目,前期技术研发工作已经完成,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另一方面,唐艳军老师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教师与地方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努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衢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浙江理工大学综合办学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于2018年11月荣获“浙江省成绩突出科技特派员”。此外,自2019年起,担任省级结对帮扶常山联络员,积极前往常山县白石镇开展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唐艳军老师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保持良好的政治形象和人格形象,成为学生尊重、教职工信赖、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