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引路人

金达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学生有所成长才是最大的傲娇

金达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金达莱,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同年进入浙江理工大学任职,入校以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2016年于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任职,2018年曾任该学院材料工程系主任。

教学严谨,精耕细作

金达莱老师开设并主讲:本科生课程《分析化学(材料类)》、《高等无机化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微电子材料加工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材料加工工程Ⅱ》。

任课过程中,她精心准备课件与教案,严格遵守上课时间,讲课一丝不苟,爱护学生,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提问,通过作业与答疑与学生积极沟通,教学相长。她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激发探索精神。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全班调研,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时总结课程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任课班级中的学生对金老师的评价总是:“金老师一定是课下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课程的。她的课从来都是游刃有余,每讲必精,她讲的轻松,我们听的也愉快。”

科研创新,服务社会

金达莱老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任岗以来,金老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在课程教学中拉近与微电子的距离”,参与专业“玻璃纤维虚拟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

她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本省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支持服务,与企业合作项目4项。与浙江顺畅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合作的“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改性沥青中聚合物(SBS)的含量研究”获得浙江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主要起草人参与浙江省地方标准“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DB33/T989-2015)”,排名第二。

投身专业,敬业爱生

金老师2016年进入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后,积极参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先后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位点评估、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双万”专业申报等工作中做出贡献。2018年,所在专业通过工程认证专家进校考查。2019年,所在专业获批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

2018年,金达莱老师担任材料工程系主任,积极开展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在全国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战略行动背景下,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以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质量文化交流,分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让老师们积极融入到。组织开展新课试讲及教学观摩和指导活动,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教学方式、交流课程内容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邀请中策橡胶集团、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南都电源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们为本科生开展专题讲座,开拓学生工程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她组织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因了解到学生对考研的迷茫和不自信,立刻为学生开设专场考研交流会,请来高年级学生现场答疑解惑。丰富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和成效,也让材料工程系收获了“校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的荣誉称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多年在一线从事最普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金达莱老师对待教学的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科研工作的一丝不苟,对专业建设的无私付出,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方面以身作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另一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传授知识,言传身教。与学生与同事的融洽相处,赢得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这次“金沙引路人”评选过程中,采访任课班级学生时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喜欢听金老师讲课,她的课很平实,就像成熟的稻穗。你也不用担心快要睡着,讲台上的老师真正的散发着光热,你的大脑常常就被老师带着节奏走”;“我是每周下午一点多钟听金老师的课,正是容易犯困的时候,可是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还是很精神。”

在采访整理个人事迹的时候,有学生说“老师,你要傲娇一点,别太低调”。其实,在金老师心里,那些工作的点点滴滴都是职责所在。只有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才是最大的“傲娇”。

教师,都有与生俱来的教育情怀:点亮学生心中的某盏灯,陪着他们走过这一段路。金达莱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和朴实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