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引路人

胡旭东:育人路上永尽心力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老骥伏枥,服务社会”

胡旭东:育人路上永尽心力

胡旭东,教授,博士,现任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他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更是一位奋战科研一线近40载的优秀教师。他以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为依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他务实创新求发展,潜心问道育英才,兢兢业业四十载,在科研创新、服务育人的路上指引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同行者。

在服务之路上永远奋斗

2014年,55岁的胡旭东开始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一职。对他而言,这是“继续”,继续坚守科研岗位,奋斗在创新研究一线;但更是“新开始”,即将结束学院院长任职的他决定卸任领导岗位后将主要精力放在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发展上,他决心成为一名真正扎根地方的研发达人。

这条服务之路并非从2014年才起步,“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想法早在10年前就埋在了胡旭东的心中。2005年,胡旭东受邀参加项目对接工作,第一次踏上从杭州到新昌的路。那次合作后,胡旭东便开始关注新昌。几年后,当他得知新昌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当地龙头企业积极响应,中小企业也跃跃欲试,他决定再次来到新昌。“这一方面能为企业攻克难题,同时也能丰富实践经验,提升成果转化能力。”胡旭东说。这一去,他和新昌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余年来,胡旭东每周平均超过2天在新昌调研服务。遇到难题时,他甚至一周都在新昌搞研究。2018年,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服务企业数量达80余家,促成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21项,到账经费有750万元,新昌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服务地方的窗口,近年来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被省、市、地方报刊多次介绍宣传,其做法已成为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的一个优秀典范。虽然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年要接待近百个参观与学习单位,但想到能更好地推动地方发展,并且宣传浙江理工大学的形象,胡旭东就干劲十足。

在育人之路上永尽心力

基于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胡旭东还在持续推进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他主动联系当地政府、联络实训基地、争取合作课题,为联合培养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住宿问题。2017年,基地被评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牵头,发展规划司和高校学生司参加的调研组调研后,特批培养指标30名。目前,首批30名研究生已进入基地学习工作。面对新模式下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新课题,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托地方培养,胡旭东组织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老师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落实了首批30名学生的实习和课题单位。同时还在研究院建立党支部,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地方合作研究院,以党建促发展。

培养研究生之余,胡旭东还在努力建立师生共创的众创空间,拓展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工作范围,将博士后工作站、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众创空间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这项工作也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科技局和经信局专门为研究院的建设提供经费和项目的支撑。

胡旭东还十分注重对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培养。他根据国家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将本专业的研究领域拓展到智能制造、特别是纺织的智能制造,承担了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专项,为年轻教师提供承担项目的机会。通过几年努力,他带领的智能制造团队已成为纺织系统智能制造的榜样,被很多单位邀请介绍经验,他也正努力将这支团队打造成为行业内的专业团队。

在求知之路上永不止步

2019年是他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第46个年头,今年10月年满60岁他就该退休了。多年来,胡旭东长期从事纺织机械设计及机电系统集成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为服务地方、培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今的硕果累累,正是源于他求知求学的不懈追求。胡旭东主持过包括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专项、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专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与纺织及纺织装备企业有广泛联系,承担了10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开发工作。2001年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2011-2016年连续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个人,2013年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2014年荣获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面对任何困难,胡旭东从来没有放弃。数十年来,他坚持“科技一定要服务发展”的想法,用共产党员的毅力与坚守,在一片议论声中闯出了“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发展,校企合作共育实用人才”名堂!受到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正如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墙上那行鲜亮的红字一样:“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在胡旭东的感召下,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里越来越多的党员教师们投入到了“新昌模式”的实践中,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研究型实用型科技人才,激活了一个又一个当地企业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名老党员、老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让胡旭东在即将退休的阶段里仍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为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发展尽心尽力。在师生眼中,胡旭东是一位德高望重、和蔼谦虚、对学习孜孜不倦、对事业追求不息的老前辈。他常说自己还有不足之处,今后会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继续提升思想境界。看到多年的付出开花结果,胡旭东掷地有声地说:“退休了,咱也接着干!”

服务地方,实践育才。坚守岗位,奉献终身。胡旭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追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着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拼搏进取与无限魅力。

路,越走越宽。未来,走这条路的人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