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讲座信息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大学新生的校园行为调适与专业兴趣培养

发布时间:2014-12-02 作者与来源:  浏览次数:

扬起生命之帆——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培养系列讲座

第四讲:大学新生的校园行为调适与专业兴趣培养

主讲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丁平 教授

时间:2014124日(周四)上午8:10-9:45

地点:2S243 教室

内容简介:

讲座将从教育的内涵行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大学校园的环境特征新生的校园行为调适四个方面展开,结合主讲人自己的专业特色,详细分析教育二字和行为的定义,以独特的阐释方式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大学的特点,帮助更多的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为之后的成才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讲人简介:

丁平,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物科学系主任。 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蒙大拿大学作访问学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生态学、动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在白颈长尾雉等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和鸟类群落生态学等领域开展了较为长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10余本著作与教材的编写、获首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17项。1999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1年获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理事长、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IOU)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兼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信息共享工作组副组长、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自然保护区暨生态功能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同时担任《Avian Research》副主编、《生态学报》责任副主编、《生物多样性》编委、《野生动物学报》等编委。

研究的主要领域:1. 鸟类生态学,2. 珍稀濒危动物的生态与保护生物学,3. 沿海湿地水鸟多样性和保护对策研究。近年来,本人重点开展栖息地片段化效应和森林鸟类物种多样性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探讨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和维持机制、人为干扰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等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