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全军开讲“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09-15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浏览次数:

9月15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热烈开讲,校党委书记赵全军与5000余名本研新生齐聚一堂,共启百廿余年学府崭新篇章。“开学第一课”由校党委副书记缪鲁加主持。

赵全军首先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2025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用一组组鲜活的大数据勾勒出本届新生的“群像”: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东至黑龙江佳木斯,西达新疆喀什,南抵海南三亚,北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男女比例1.07:1,研究生中还有两位2006年出生的“最小硕士”和一位2002年出生的“最小博士”。“你们是活力满满、多元有趣的浙理新人。”赵书记话音未落,现场掌声雷动。

“我也是浙理的‘新生’,去年1月9日才来学校工作,现在算‘大二’了。”赵全军以“学长”身份开场,用自己曾经的“新生、新人、新手”经历,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他用三个“浙理有”——有底蕴、有榜样、有气质串联起此次“开学第一课”,带领新生们走进浙理、认识浙理、融入浙理。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赵全军用三句话来概括学校的校情。他解释,底蕴指的是学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坚实的办学实力。赵全军用“12345”为新生解码校史校情。“从蚕学馆到浙江理工大学,变的是校名,不变的是扎根实业、服务家国的初心。”赵全军寄语新生,希望同学们传承这份底蕴,编织属于自己的“经纬”人生。

赵全军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培养了近30万名优秀人才,遍布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在相当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赵全军重点推介了两类典型代表。第一类是科学研究领域标杆——校长陈文兴院士。15岁考入浙理前身——浙江丝绸工学院,从未离开母校。他是真正的“学在浙理、干在浙理、成长在浙理”的榜样,是典型的“理工牌”。陈文兴带领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制出单根拉力2200吨的深海系泊缆,装备“深海一号”能源站;研发航天特种纤维,助力载人飞天。“从深海到航天,陈校长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科研做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和无垠星空。”赵全军深情地讲到。第二类是科技创业领域标杆——理工校友的“三张王牌”:宇树科技王兴兴、涂鸦智能王学集、古茗奶茶王云安。他们“同姓不同路”,却都在各自赛道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春晚跳舞的机器人、覆盖220国的物联网平台、乡镇里的万店奶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注是成功的捷径,务实是前行的基石。”赵全军现场动情地回顾了三位校友在理工这片沃土上成长、最终奔赴四海创新创业的历程。赵全军指出,无论是蜚声业界的“三张王牌”,还是众多领域的杰出校友代表,都在用他们的辉煌成功为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作出最生动的注脚。“我们培养的学生拥有优秀的素养与能力,具备跨界开拓的魄力,拥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赵全军勉励新生,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赵全军表示,浙理的气质在于有家国情怀、务实肯干、自立自强。他将校训“厚德致远、博学敦行”与校风“求是笃实”拆解为四个“主义”,为新生划定成长路径。一是要有理想主义,要心怀家国、仰望星空,做有“大我”的浙理人。理想主义,不是空谈幻想,而是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发展,用“厚德致远”的境界照亮前行的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准确理解我国宗教政策与法规的核心要义,牢牢把握“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更要始终心怀“大我”、担当时代使命,自觉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二是要有实干主义,要脚踏实地、求真笃行,做肯奋斗的浙理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心怀家国、志存高远,更要俯身耕耘、脚踏实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走好每一步。真正的实干,是一种信念,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要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在挑战中磨砺坚强意志。唯有持续奋斗,才能行稳致远;唯有坚定笃行,才能把理想转化为现实。三是要有专业主义,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做有硬核实力的浙理人。应当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以学习为本,持续促进自身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术业有专攻,唯有专注才能深入,唯有坚持才能成就。把一件事做专、做精、做到底,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只有真正树立起专业主义精神,我们才能锻造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要有健康主义,要身心强健、元气满满,做可持续奋斗的浙理人。真正的成功离不开健康的身心,不仅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但请同学们始终牢记:只要你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踏实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你就是学校的骄傲,更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珍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尽责,更对祖国负责,以健康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赵全军最后强调,校训、校风不仅是浙理的精神底色,更应成为每个人的成长自觉。他希望2025级新生在这四种“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研究生时光,收获一段美好而幸福的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