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底7月初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校学子的身影活跃在大江南北,他们积极投身实践,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我校共组织了23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几千名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奔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安徽等多个省市地区,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社会、学校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学习两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群众需要相结合。如服装学院联合西部高校开展了“七个怎么看”大讨论活动和“青春建功 争当先锋——班团同行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经管学院组织了“关注新农村,关注电子商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为奉化市滕头村产品外销提出了宝贵意见,受到地方政府、企业的欢迎,双方还签订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法政学院开展了“访萧山司法,知农村法援”社会实践活动;启新学院将“‘七个怎么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相结合,进行了学习大讨论活动等。以上这些活动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政策,把握理论精髓,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力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
为进一步倡导环保理念,推行节能减排,我校社会实践队伍聚焦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节能、节水、节材、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面向广大居民,介绍相关的实用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节约小窍门。如文传学院开展了“绿色低碳,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材纺学院组织了“传播绿色文明,培育低碳一族”社会实践活动;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低碳麦管,‘秆’恩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将废弃的小麦秆制成环保吸管,替代传统的塑料吸管,以此来宣传环保理念,收到良好的效果;还有成教学院的“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和艺设学院的“低碳生活,艺术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喜迎世博盛会,情系城市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既是中国的盛会,也是全世界的盛会。为进一步宣传世博知识,推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为世博会的顺利进行、世博文化的弘扬贡献力量,我校许多社会实践队伍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开展各种考察调研和文化宣传活动。如材纺学院的“参观世博,体味服装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服装学院的“绿色世博 低碳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建工学院的“情系世博,关注非遗”调研活动、经管学院的“苏浙行,关注后世博经济对周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史量才学生记者中心的“寻申报世博之路 探申报新闻之旅”社会实践活动等。其中服装学院学子在实践中将宣传世博理念与低碳生活相结合,努力为城市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真诚奉献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为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我校积极组织社会实践队伍开展各种服务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扬志愿者精神,深入社会,关爱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低保人群以及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开展支教、支医等志愿服务类活动。如理学院开展的“牵起我手,温暖你心”关爱自闭症儿童实践活动、信电学院开展的“沐挚爱暖日,筑真情心桥”实践活动、机械学院开展的“医改在我们身边”社会实践活动、科艺学院赴青溪希望小学开展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等。其中科艺学院学子看到青溪希望小学有很多留守儿童,且暑期在家无人看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便面向该校几百名同学讲解远离水库等安全知识,并发放印有防暑小知识的扇子,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此外,校团委组织的“爱与希望”团队以“亲子缺失对留守儿童性格、学业的影响”为主题,在淳安县临岐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入选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搜狐网联合举办的“青苹果计划(2010)——第二届全国百所高校大学生看社会”50支重点团队名单,受到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
一直以来,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都受到学校高度重视,党委副书记程刚多次关心今年社会实践的进展情况,提醒各位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发扬精神、加强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各学院有关负责人也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资源,部分学院负责人还前往实践地看望实践队员,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促进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早,组织到位,实效性强,社会反响良好,既注重面上的组织,也注重点上的安排,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扩大专业教师的参与面,将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就业创业相结合,切实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