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丝绸?经济?文化高峰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1-10-28 作者与来源:文传学院 钱毓英/文 宣传部/摄  浏览次数:

为积极响应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和“丝绸之府”号召,推进丝绸与文化、经济的融合,进一步促进杭州丝绸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10月28日上午,由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理工大学丝绸文化研究中心和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承办的“丝绸•经济•文化高峰论坛”在我校二楼报告厅举行。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费建明等国内外著名文化研究学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专家、丝绸行业领军人物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等丝绸行业相关人士、企业代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我校副校长沈满洪,科技处、服装学院、文传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师生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由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主持。

沈满洪致开幕词。他从我国丝绸业发展从丝绸技术到丝绸文化和丝绸产业的转变、我校学科特色和学校概况、我校丝绸文化研究中心及我校人文社科发展概况、本次论坛召开的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发言。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丝绸文化和丝绸经济相关问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和报告。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作了题为《丝绸之路——历史与未来》的报告。他从历史学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反思和回顾,引导人们反思在 “丝绸之路”的贸易上,为什么国人不是真正的利益获得者?提出“丝绸之路”并没有真正发挥它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其原因在于中国物质及文化交流中文化心理自大保守和排外所致。在新世纪我们要重建“丝绸文化”应该有的辉煌的同时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获得精神文化的提升,把丝绸质量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迈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作了题为《丝绸与中华文化想象》的报告。他从“水的精神、玉的境界、丝的意象”几大文化象征出发探讨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强调了丝绸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们文化精神层面的启示。他还以LV等国际品牌为例,结合国人消费观念,旁征博引探讨了在当今中国经济文化崛起、消费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本土品牌发展之困境。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金元浦教授围绕“文化创意与时尚产业"主题,从“丝绸与文化”、“丝绸与产业”两方面作了精彩演讲。他提出丝绸是最能体现中国风格、中国元素和中国魅力的东西,沉淀了东方美学的神韵,姿态万千,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对丝绸的审美要从器物上升到精神层面。他还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探讨了丝绸产业的可行性。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费建明就“丝绸之路•薪火相传”主题,结合国家茧丝绸工作会议精神、丝绸业的历史发展、国内外对中国丝绸业的看法等方面内容对中国丝绸产业发展过程的历史意义和发展前景作了总结。

此外,我校文化传播学院陈改玲教授和赵敏副教授分别以《丝绸文化创新与都市形象建构》、《论丝绸在都市建构中的形态》为题作了精彩发言。

此次论坛对丝绸文化生产力、丝绸文化传播、丝绸与经济社会发展、丝绸与都市生活、丝绸与大众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为弘扬杭州“丝绸之府”、建设浙江“文化大省”提供了智力和文化支持,进一步挖掘了丝绸经济的文化价值和丝绸文化的经济价值,为振兴丝绸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同时论坛也继承和发扬了我校丝绸研究的传统特色,体现了学校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综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