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一个培养英语、日语等外语专业人才的学院,并为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生提供公共外语教学。十年来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努力作为,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学院更是成绩喜人。
巩固党建管理,贯彻学校规划
学院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好成效,认真抓好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统战与群团等工作,为学院所取得的成绩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五年来全院教师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进修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投入,无违反廉政准则及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事情发生。1位老师被评为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30余位教师获得校级先进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华鼎奖教金、金富春师德师风奖、金富春优秀教学奖、华孚奖教金、优秀党务工作者、“创先争优”月度之星等各类奖励。
学院一直积极落实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各项法制法规和制度、完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学院管理的制度建设;落实院务、党务公开制度,促进学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加强对学院决策、干部人事管理、资源调配、收入分配、评优评奖、人员聘任、职称评定、招生等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学院教代会制度,保证教职工的各项权利。
狠抓教学质量,注重可比数据
学院秉承浙江理工大学百年传统,依托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坚持文理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在学生培养方面具有以下特色:着力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注重拓展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既培养语言技能,又锻炼实践能力。2009年英语专业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建设进展顺利,五个子项目都在按照建设目标完成预定计划,在2011年11月通过了第二年的中期检查,获得学校配套40万元的资助;日语专业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大学英语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全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历史上3次超过80%的3次都在近五年。全国英语专四、专八统考、日语专业二级、一级水平考试成绩连续名列浙江省省属同类高校前茅。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4A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数居全校第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在校级教学团队检查验收中结果为优秀。省级精品课程和省重点教材立项都有新突破。英语专业学生在浙江省各类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及全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中屡获佳绩;日语专业学生在笹川杯全国日语作文大赛、日本华侨报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卡西欧在杭高校日语演讲比赛、Panasonic杯日语演讲比赛、浙江省高校首届卡西欧日语演讲比赛中屡获佳绩。
培育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
学院一直努力改善专任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近年来师资队伍得以茁壮成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及正高、副高职称人数均有大幅度提升。目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在读5人,教授6人。在学校领导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有出国学习经历的教师从2005年的3%上升到近40%。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办的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课程班已于2011年7月顺利结业,学院有14位老师参加了该班。该博士班是改变学院学历结构的一次大好契机,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提升学历学位的良好平台,使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大为增加。
学院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实践和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五年来,获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或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含重点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6项、杭州市规划项目4项。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科技翻译》等国内重要的外语类核心期刊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6篇。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学院在学校设备处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进行了新建或改造,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院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5个(共804座)、多媒体外语教室14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口语考试实验室1个;140平米图书信息中心一个,藏书和期刊8千册,订阅国外出版的原版学术期刊达22种。
厘清办学思路,落实目标举措
外国语学院在学校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思路,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很快,而外国语学院目前平台较低,实力不够强,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的建设成为学院发展的瓶颈,发展道路艰难;学院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目前科研型或教学科研型人才严重不足,高级别课题申报成功率偏低;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有待增加,体现学院实力的一些重要指标尚待突破。为此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打造学术队伍,培育学术成果。学院将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为己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学术氛围,积极“转型升级”。
到2015年,学院要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到与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水平相适应、学科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型。学科总体水平和教学水平进入全省理工科院校外语学院的前列。本科生总体培养目标为:基础宽厚、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外语类高级专门人才。
在党建思政方面,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确学院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统战、工会和校友等工作,加强学生工作、群团工作的指导,使学院师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风清气正。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建设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学、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等4-5个研究中心,搭建学科平台。在国家2012年、2014年增列学位点的工作之中,外语语言文学学科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并争取成功;另外积极申报翻译专业硕士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利用好学校“十二五”期间“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及“加大人文社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的有力契机,学院将以省重点英语专业建设及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示范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学院英语专业及全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建设好省重点英语专业、为申报国家特色专业做积极准备的同时,争取申报翻译等新专业。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将以发展学术为主线,坚持人才强院的策略,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大力改善现有专任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实现较快增长,正高、副高职称教师人数稳步增加。
在科学研究方面,将突出特色、挖掘潜力、注重培育。到2015年,在建设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在同类院校中颇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努力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方面再接再厉。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将其作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努力与英语国家和日本若干所高校建立院际联系;继续在教师出国深造访学的派出人次、学生出国交流人次及留学生招收人数上实现稳步增长;通过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院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