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我校文明寝室创建成效

发布时间:2014-03-26 作者与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3月26日,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了浙江省高校文明寝室创建的历程和成效。2012年9月,由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省学联等联合发起的一场以“我的寝室我的家”为主题的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在我省高校展开。迄今为止,全省有近100所高校、100万大学生参与其中,评选出各类“文明寝室”1万余间。一个个“五星寝室”、“文明寝室”、“优秀寝室”,不仅记录了室友间的温暖时刻,也成为大学生活的美好见证。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文明寝室建设,先后形成了“四室进公寓”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举措和“特色寝室”校园文化等工作特色与品牌。自省教育厅推进文明寝室建设专题会议以来,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层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不断深化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引入提升学生幸福力理念,实施了集“成才咨询、党团建设、社团建设、心理咨询、生活指导、朋辈辅导、生涯规划、情商教育”与“学生社区幸福文化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8+1”学生幸福社区建设工程,在加强寝室卫生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A级寝室-文明寝室-特色寝室”寝室成长规划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动员全校干部教师深入学生寝室,担任学生寝室成长导师,与学生谈心、交友,为学生成长成才答疑解惑,有力地促进了全员育人机制的落实。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的硬件配置改善和管理维护工作,积极改善公寓设施条件,基本完成公寓标准化配置,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

此次,中国青年报对我校特色寝室及学生幸福社区进行了采访报道,高度肯定了我校文明寝室创建成效。

原文如下:

“我的寝室我的家”

——浙江高校文明寝室创建记事

“寝室是学生独立生活的一个起点,也要成为塑造完美人生的基石。”2012年9月,由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省学联等联合发起的一场以“我的寝室我的家”为主题的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在浙江高校展开。

据团浙江省委统计,迄今,全省有近100所高校、100万大学生参与其中,评选出各类“文明寝室”1万余间。一个个“五星寝室”、“文明寝室”、“优秀寝室”,不仅记录了室友间的温暖时刻,也成为大学生活的美好见证。

“我的寝室我做主”

一间间学生宿舍在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中,焕然一新。

浙江理工大学B2W616寝室住着分别来自浙江长兴、东阳、绍兴、上虞和诸暨的5个大男孩,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干净整洁,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墙上贴着的几张画报让窗明几净的宿舍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

“寝室整洁干净了,大伙的心情也好呀。”住在这里的建工学院土木二班的王鼎伟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寝室还是“太极之家”、“体育之星”寝室和优良学风示范寝室,几位室友大一就开始住在一起,平时经常一起学习、出游,“关系特别‘铁’”。

不同于男生宿舍,浙江财经大学45幢的“向阳楼”女生公寓则呈现了另一种“家的感觉”。这里是浙江财大2012级会计学院女生的寝室,走在整洁亮丽楼道里,会看到一块块“生日板”、“映像墙”与“阅览角”,温情贴心的设置,给人浓浓的家的气氛。

而推开每一扇门,都可以看到一道道清新典雅的别样风景,女生们把宿舍当作自己的小天地精心装扮,她们用素雅的壁纸、有趣的动漫图案和色彩斑斓的民族布艺,将寝室装点得温暖惬意。女生王渊敏说,寝室多了家的味道,不仅缓解了想家的情绪,还多了不少温馨的回忆。

在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尚德园公寓的学生把剪纸作为一种特色生活装饰,走廊里、窗户上、宿舍中,各色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人物肖像的剪纸作品,都出自学生之手。工大东11幢518室是浙工大生物工程专业5班6个性格迥异的大男生的“家”,走进这个“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银灰色的珠帘、黑白相间的海绵垫地毯和立体效果的砖色墙纸,一片和谐整齐。室友朱沛镕说,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就像是大家一起打造了一个共同的家,浪漫温馨。

求学路上的温馨驿站

浙江财经大学团委书记沈鑫泉说,寝室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另一个“家”。大学四年,同学们差不多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寝室中度过。

事实上,寝室不仅是学生睡眠、休息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但以往,一提到学生寝室,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纵横交错的电线、角落里吃剩的零食,还有满目狼藉的桌子,床上堆成一团的被子衣服。

对此,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时任浙江省省长)2012年5月在一次参加全省高校会议时,就曾指出:寝室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起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脏乱差”的寝室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为彻底扭转“脏乱差”的寝室面貌,浙江高校的文明寝室创建中,各校投入用于改善寝室公寓的资金达8.74亿元,改造公寓800多幢、寝室8.8万多间。同时,设立了2205间公共储藏室,建设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事务办理大厅、公寓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设施14.5万平方米。

此外,各高校在大学校园里打造“家的文化”,强调爱的传递。

在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课后回到宿舍楼,都可以走进幸福社区文化中心,喝喝下午茶、玩玩小游戏、谈天说地,想家了、学习有困难、和同学相处不好,也都能在中心的辅导室寻求帮助。“这是学校倾力打造的学生幸福社区。”该校学工部相关负责人说,目的是让学生在住宿过程中得到社区生活可以教给他们的一切,让彼此在生活中建立信任和感受幸福。

浙江财经大学团委则在学生公寓、寝室中开展“感恩文化”教育,成立“一元钱”基金,开办自强实习班,为需要的同学送去关爱。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宇航认为,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舞台,也应当成为同学们求学之路上的温暖驿站。

育人的“第二课堂”

在团浙江省委书记周艳看来,“我的寝室我的家”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带给大学生的,不只是一次“卫生保卫战”,更是一次以寝室为单位的文明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展示。

“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熏陶”。如今,许多浙江高校已把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重心从教学区转向了生活区,学生公寓由单纯的住宿区变成了育人区,通过组织进公寓、服务进公寓和文化进公寓,开展“爱我家”、“筑我家”、“秀我家”等,完善公寓育人机制,将寝室构建成学生成长、文明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

浙江大学把学生宿舍纪实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同时,将文明寝室建设与学生的评奖评优体系直接挂钩,推出“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授等大批优秀学者与新生寝室建立联系,开展学业指导、生活帮扶和思想引导。

浙江财经大学以文明寝室建设为切入点,在学生生活园区推出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党团组织建设、社团文化活动于一体的“五位一体”学习型公寓建设,营造出独特的寝室文化。

浙江传媒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结合团的组织建设,以寝室为单位建立团支部下的团小组,细分团的组织青年覆盖网络,围绕寝室文明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开展多种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

浙江师范大学在学生公寓区先后开设阅览室、宣传栏、温馨书吧、阅报栏等,并创建学生公寓网、编印公寓刊物《家园》,以标准化公寓创建为契机,进行公寓文化物化,同时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通寝室主题沃谈会,举办文明寝室主题演讲和主题辩论表演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文化氛围。

“走出办公大楼,走进学生寝室”,浙江工业大学把辅导员工作室建到了学生宿舍楼。温州大学则通过建立学生议事机制,公开选拔楼长、层长和自治委员会成员,构建三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将学区改革背景下的生活区建成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的德育阵地。

此外,各校团组织则通过组织寝室文化节,开展公寓楼道美化方案大赛、“样板寝室”、寝室学风对抗赛等引导大学生,省学联也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倡议全省大学生把寝室建成明亮的清雅之室、文明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