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管理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创新思路,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和国际化办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基本实现了由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全面转型。
截至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144人,其中专任教师121人,具有正高职称30人,副高49人,博士66名。“十二五”期间,共有15位教师晋升为教授,20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12位教师在职获得博士学位,26位教师接受资助赴国(境)外访学或短期学习。学院现有“浙江省新世纪151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名,第一、第二层次人员5名,第三层次人员6名,浙江省教学名师1名,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浙江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0人。
“十二五”期间,学院坚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院的首要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本科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留学生教育迈向新阶段。到2015年10月,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达到3400人,其中本科生2910人,硕士研究生405人(包括MBA学员127人),博士研究生7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86人。
五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立项上,学院获得喜人成绩。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奖4项(其中一等奖或金奖3项)、省级奖12项;获省财会信息化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3项;获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10项;获省新苗人才计划44项;获大学生国家创新项目8项。本科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含软件著作权)41篇,硕士研究生人均发表论文1.3篇,其中一级期刊论文40多篇,校优秀毕业论文16篇。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年平均累计389人,累积创业人数51人。MBA已累计招收五批共209名学员,已毕业95人。
“十二五”期间,学院新设1个本科专业(统计学),2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新增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省精品课程5门,全英文课程(群)建设项目12项;累计出版教材31部,其中1部位国家规划教材,7部为省重点教材。2014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项、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项、全国教育技术信息中心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教育部网培中心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
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院现有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群,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共4个一级学科;新设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新增)、统计学(新增)共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金融学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拥有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新增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工商管理),1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生态经济研究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十二五”期间,学院共有300余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4项,企业委托课题125项,总经费达2500余万元。获得各类奖励34项,其中省部级奖10项。出版专著54部,发表论文590多篇,其中在国际期刊(SCI/SSCI)发表论文11篇,国内特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国内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35篇(其中,EI会议收录29篇,EI期刊论文7篇)。
“十二五”期间,学院也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5年10月,共培养留学生240名;派出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152人;接待国(境)外高校高层及教授来访46人,接待国(境)外EMBA和MBA来访团11批次,共301人;聘请长短期国(境)外专家13人;完成国际化合作交流项目共23项;与德国吕纳堡大学等9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承办或协办16场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或活动。
学院党委按照“党建统筹引领、党员示范带头、机制创新保障”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和谐的作用。学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良好;坚持实施学院教代会代表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务、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5年共立项资助33个院级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基层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积极稳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开展“浙理青春党建”活动,全面实施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104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党员成长手册”入选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典型案例。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每年被评定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学院按照“一年级德育工程”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具有学院特色的“彩虹引领工程”,从自我认知、朋辈榜样、导师辅导和贤达领航四个维度,实施六个引领计划,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每年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70余支,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相关活动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的报道,多次获得省级优秀团队、校“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在“经世济民,管政理邦”的核心价值引领下,打造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精髓的具有经管特色的校园文化格局,开展纪念孔子诞辰和经典国学诵读活动,《大学之道》获省首届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未来的“十三五”,经管学院将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依托,努力实现学院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共同提高,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