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十二五”成果新闻特写]文传学院:传播创新建特色 文化传承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6-02-18 作者与来源:文传学院  浏览次数:

五年来,文化传播学院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育人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名院”的发展理念和“会泽百家、守正创新”的院训,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打造传播特色 优化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面向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拓展实践教学新路。成功申报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一类项目2项,二类项目10项;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重点课程3门,系列课程2门;校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项目2项;出版教材1部,校级教材建设项目2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写作特长班面向全校招生100余人。

学院积极推进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平台建设。学院与嘉兴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浙江在线、杭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美中交流促进会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设立《嘉兴日报社》学生新闻奖学金,五年来共选拔推荐50多位学生到高质量企业实习;2011年、2013年先后获得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能力实验室建设项目2项,已分别建成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中国传统文化实验室; 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基本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同时,学院积极挖掘校友、教师、企业等社会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连续两年获得省生涯规划大赛校优秀组织奖。学生就业率保持97%,升学率(含出国)17%。2008级毕业生三年满意度在全校55个专业中传播学排名第3,中文系排名第7;学生创业率连续三年位列全校前二。积极打造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性、内隐性教育,“浙理文传”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过3000。

推进学科发展,提升科研层次

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40余人,在校本科生580人。学院下设三个系、两个本科专业以及丝绸文化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和创意写作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建设有传播学基础实验室、电子编辑与网络传播实验室、中国传统文化实验室3个教学实验室。

2011年,学院获得 “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学院积极申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2015年学院成为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的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明确专硕申请目标。

学院充分调动教师在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出、服务地方等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五年来学院获得科研项目10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26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出版著作25部;获得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朱晓军的报告文学《忠诚是天》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校级创新团队2个,校级研究所2个;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教师参加国际会议10次,省级以上会议50次;2015年成功获得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招纳优秀人才 凝聚创新团队

学院推行引进、培养、发挥作用三位一体的师资建设方针,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授、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利用学院现有教学、科研机构打造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合力优势。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5%;博士2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8%;硕士生导师14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人,1人入选“521”拔尖人才,2人入选“521”骨干人才; 3人获得“三育人”奖,6人获得金富春奖教金,2人获得华鼎奖教金,3人获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2人入选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国家级人才”,2人到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挂职。

拓宽对外合作渠道 凸显文化育人成效

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学院与顺天大学中文系签订了2+2联合培养备忘录;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初步达成4+1联合培养传播学研究生协议;积极筹建学院英文网站,设计制作中英文宣传册,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动员学生到国(境)外高校交流,五年共有 43名学生出境出国交流;3名教师外派到美国、英国、韩国教授汉语;邀请海外学者来校讲学8次;承担学校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管理任务,五年来已培养近30多个国家长短期语言生2000人次。

学院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服务社会提升文化传播品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必修课《名著选读》、 60余门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承担全校大学语文公共课;举办“传媒名家进课堂”系列讲座;与杭州市作协合作举办全校散文大赛;推进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波兰钢琴演奏会1次、波兰音乐会1次;以文化节、挑战杯大赛等素质拓展活动为平台,广泛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党建团建共并进 齐心协力促发展

学院党总支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党建活动,已形成支部、系、所、中心、工会、青年联谊会联动,依托项目和新媒体创新党建活动新模式。获得省教育厅党员之家建设专项,举办了学院优秀党员模范事迹展;“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项目为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基层党建创新立项项目,中文系学生支部获校支部建设创新优秀奖,团委学生会支部《一路为你 笑讲青春》获校党建特色品牌活动;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DO都城、杭州市科协签约为学院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基地。近两年来,共有300多人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杭州市科协两次写来表扬信,感谢学院学生党员志愿者的讲解服务。五年来,2名党员教师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学生党员获得校十大成才先锋称号,3名学生党员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名学生党员获得校微党课二等奖。

“十三五”时期,学院遵循“加强基础,拓宽视野,交叉见长,特色取胜”的发展方针,集中完成以下五个方面战略重点:一是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新体系,以创意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促进学科融合,构建“一核两翼三专业”的学科体系,加快现有中文学科的拓展与转型,推进传播学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三是坚持“人才强院”,下大力气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四是瞄准前沿,大力促进科研团队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与挖掘学科的交叉集聚效应与生发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五是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回首往昔,一路脚踏实地的耕耘,凝聚成文传一笔无形而丰厚的财富;立足今日,我们正积极昂扬地前行。文传学院全体师生将会继续携起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创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