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迎评促建专题研讨】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7-01-24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7年,我校将接受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审核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关系到我校发展全局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须高度重视。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党委宣传部《浙江理工大学报》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此前由该中心主办的一系列教学研讨沙龙精彩交流发言,结集成专版登载,受到师生关注好评。为更好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促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发展,此次新闻网特将校报精彩内容,编辑整理,开辟迎评促建专题研讨报道,以飨读者。

本期登载的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主题为“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教学研讨沙龙。曾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中获奖的教师——经济管理学院祝锡永、傅纯恒和服装学院蔡建梅老师做主题发言。

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祝锡永 经管学院)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首先是一门技术。也就是说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课,其实许多是教育技术层面上的理念与方法。对新教师来说,首先要注重的是讲课的技术而不是追求艺术。

我讲授的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课程,备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不断更新和繁杂的信息技术中如何筛选出既实用而又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和实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时的技术性工作。我觉得每门课程第一次备课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门课自己在大学时作为学生学习过的,那么就可以仔细地回忆下自己的老师在讲这门课的过程中哪些是讲得好的,哪些是讲得不够清楚的,自己当时作为学生哪些是没有理解的。如果这门课是自己自学后再传授给学生的,那么就需要把自己第一次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难点疑点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疑点的过程和方法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观察学生对这些难点疑点的理解程度和反应过程,并在课后进行不断地总结和调整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方案。

尽管备课非常充分,但我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时从不采用PPT直接将备课内容展示给学生,而总是一步一步敲打程序代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始终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和方式,而备课课件只是课后拷给学生的一份复习资料而已。虽然大多数学生反映在课堂上是听懂的,感觉也挺好的,但一个学期下来,有时教学效果还是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我始终觉得计算机类课程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在于课后学习的管理与组织,在于实际操作与实践。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安排学生在周末集中上机,还要求学生把课后操作过程的屏幕用软件录像下来,即便如此,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够的。目前我们正在开发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时计算机可以自动记录学生每次敲打的键盘,防止学生复制他人程序代码去提交作业。

我一直非常关注国内外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经常聆听国外名校名师的网络和视频课程,也总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外计算机教学技术与方法。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计算机技术是开放的、国际化的,使用的一些教材也是国外的经典或精品,国外名师的课堂教学技术也不少。因此,我觉得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课堂教学,而是课后的实践操作环节和作业任务独立完成的严格要求程度,而这更多的是一个学风问题。

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很难学的,好多学生看到程序代码就感觉头痛。但我始终认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所有理工类专业中最容易学的。好多理工类课程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每学一门课几乎都是新课。而程序设计类课程则不同,只要学会一门就可以触类旁通、无师自通,无非就是入门比较难和需要花费时间去实践操作而已。因此,畏惧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心理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低年级入门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变化。在克服一些学习难点和需要逾越一些入门瓶颈时,在学习上和精神上施加适当的压力是必须的,补考和重修也是需要的。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和心理痛苦会使许多学生重新树立起新的学习态度和目标,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这时心理“奇点”产生,许多学生开始把学习程序设计当成了一种乐趣和追求。多年来,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直接从事软件开发的人数比例一直比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要高很多,学有所成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也得到较高的评价。

最后,我觉得每位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老师心中应该需要一个标杆。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在杭州大学数学系学习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他在讲授一个比较深奥的数值逼近问题时,只用高中数学知识开始,一步一步推导下去,两节课后问题全部求解,全体同学鼓掌。在我从事教学工作起,我时刻把他树为榜样,在讲授一些复杂的软件程序开发时总是想方设法能从一些原始的、同学能直观感悟的简单现象和应用开始,逐步展开问题,一步步引入新知识点,最终完成开发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程序。

融入自己的灵魂和专业素养

——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傅纯恒 经管学院)

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总体上是一句话: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时融入自己的灵魂和专业素养,才能让学生学得心满意足,才能真正成为“好老师”。

教育“德”为先,正人先正己

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面,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差不多,但他们服务社会的动机、直面人生的态度、明辨是非的能力却大不相同。教师只有自己具备高尚的情操品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服务学生的理念,才能对学生的立德树人产生正面影响。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毫无保留的,不藏着掖着;教师鞭策学生必须是大公无私的,不歪曲不打击;教师评价学生必须是公正公平的,不徇私不随意;教师指导学生必须是贴近生活的,不教条不虚无。

教师也玩手机,教师也刷朋友圈,教师也睡懒觉,教师也讲进退。但我们得以身作则地告诉学生,教师不是低头族只在非工作时间玩手机,教师刷的朋友圈有政治有伦理有正气,教师睡懒觉是因为科研到凌晨且第二天没课,而教师讲的进退是张弛有度有底线的。

课堂“学”为先,学生成主角

教师全程占有课堂和学生全程自主学习,均会导致教与学索然无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为目标。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和测评者,既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讲全面讲透彻,又要顺应社会实践需要和学生学习诉求,主动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教学互动环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需要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反复锤炼的过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所涉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教师需要搜集经典案例、典型错例和模拟情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需要设计互动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授课“备”为先,阅读加实践

教师在课堂授课之前,应有一个漫长的、充分的备课过程。教师应在自己的学科专业层面有足够大的阅读量,才能引经据典、触类旁通,才能更新知识、传递前沿;教师应对教学大纲、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有足够深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心平气和的授课冥想,构思出课堂教学爆发点,才能凝聚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纯理论的教学味同嚼蜡,而通篇朗读PPT是也要被学生唾骂的。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与专业层面有一定的实践认知,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和专业实践,获得第一手教学资源。教师只有在授课时融入自己的灵魂和专业素养才能让学生学得心满意足,才会发自内心地喜欢。

师生“亲”为先,沟通与互动

教师不是学生的“老板”,也不是为学生端盘子的“服务生”,而是学生有亲和力的“朋友”,“亦师亦友”是一种精神状态。教师应通过倾听、读心、精讲、板书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上课不坐着不动,下课不站着不动,走到学生中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微笑、赞美和目光触及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能把课堂教学当做一场心灵盛宴,学生自然会喜欢!

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既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性才能,还能实现“教学相长”!

个性与原则——共治 共学 共享

(蔡建梅 服装学院)

我是一个个性较突出的人,言语之间,情态之下,努力想改变却未果。于是,就这样就着性格开始教学,细数竟已超过11个年头了,感慨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究竟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于我,真的没有太多经验可论,纯粹是率性而出的教学手法,无章法可依。

所幸,我教学的对象也是一群有个性的学生,这样,就算是有戏了,还能谈一下师生共治共学共享的一些心得。

我教学的本科专业学生对象主要是服装学院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和服装营销专业的学生都会上到我的课程。学生主体是艺术类考生,当然也有理工科考生上来的。这部分群体的学生,是同龄人中较具个性、较叛逆的。这个如果要例证,可以写一本书,当然也可以上我们的课堂感受一下。我的总结是,个性的学生得用个性的治法,但更需原则的坚持。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和外教共同授课的180个学生的大课上,12级有学生就直接跳出来说,“你就翻译好了,要你解释干什么”,言下之意是我多此一举。但其实那个课,我承担的不仅仅是翻译,也是在和外教联合授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那就换个方式试试也好,直接把国外教授的内容机械地翻译成中文,这样翻译了一节课,学生自己知道无知了,知道解释和延展的必要性了。之后,这个课堂气氛马上变得融洽了很多。

我们服装学院的很多课程以考核为主,因此教学过程控制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自己没有一个严谨的评分体系和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学生对你评分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因此,我在每门课程开始时,都会交待课程评分体系,大作业和小作业、出勤以及部分包括考试的课程的具体评分,而且在每一次评分的时候都非常仔细,考虑有团队作业和个人作业之分,考虑团队作业评分部分学生浑水摸鱼,我会要求学生在团队作业中交待每个成员参与的工作内容,最后的所有作业全部汇总做好文档刻录光盘。这是我每一门课程都会做的工作,我有所有课程的全部作业光盘。11年来只有1个学生来问过我成绩的事情,我打开当时他们班交上的作业光盘,给她分析,她听后非常信服,之后自己选择重修来获得更好的分数。

艺术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方面较弱,但思维活跃,擅长创意性作业内容;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尤其是外语基础较好,逻辑性思维能力强。我教学的两门专业课恰好各占其一,《时装广告与推广》这个课程需要创意,艺术类学生脑洞比较大,总体完成效果比较好,而另一门《时装零售管理》却强调学生的踏实调研、选址战略分析、店铺运作及管理等,因此工程班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将学生课程作业互换讲评,强化对比,突出思维差异以及各自表达的优劣势,提升学生两方面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也获益良多,很多好的项目创意包括挑战杯项目都是在课程中产生的,我们在课外继续学习、探索和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共同学习,体会共享的乐趣。不知不觉地,我们都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