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将教务处反馈的署名为“几个主讲选修课的教师”关于选修课教材建设和发行的来信转载如下:
关于几个主讲选修课教师有关意见的回复
有关老师:
感谢你们对我校选修课管理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接党校办批转的信件后,我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1.我校历来十分重视选修课建设。在历年的教学计划制订中,要求各专业提高选修课比例,鼓励教师广开选修课。经过几年努力,除各专业限选课、任选课外,仅公选课就从几十门发展到现有的近140门课程,覆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语言技能等六大类。今年,学校还将对公选课进行统筹规划,鼓励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开设一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公选课。
2.为确保教材选用质量,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要求,学校出台了《浙江工程学院教材选用与评估办法》(浙工院教[2003]45号),要求各类课程选用教材要遵循择优选用的原则,“选用国家或省统编教材,特别鼓励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或优秀教材、21世纪教材”。对于任课教师自己编著的教材,经系(教研室)讨论、所在学院(部)教学委员会审定、报教务处备案后,列入每学期的教材预订计划,由物资供应部组织学生选订。根据《浙江工程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浙工院教[2002]121号),教师私自向学生收费推销教材,按三级教学事故处理。
3.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规划、统编、省重点教材的编写。对于上述教材,除资助部分出版经费外,待教材正式出版后还给予1.5—3万元的奖励。被列入我校“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的《中国文化》(陈秀萍老师主编)、《文史丛谈》(刘光勇老师主编)等教材,已入选浙江省重点教材。对于教师自费出版的教材,学校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4.为避免因学生不交书费而造成教材的大量积压,根据学生要求,参照兄弟院校经验,学校规定自第二学年起,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是否购买教材。此规定适用于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存在你们来信中所说的厚此薄彼现象。
5.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提倡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某本教材的内容,而是及时吸收其他优秀教材、论著或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你们在来信中说:“学生每人都购买一本教材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改革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钻研教材和学习内容的热情。
特此回复。如有异议,请直接来我处反映、交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