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了我校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并刊登校长讲话全文

发布时间:2016-01-14 作者与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浏览次数:

9月11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了我校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并刊登了裘松良校长讲话全文。

原文如下:

浙理工开学典礼校长裘松良寄语新生“求真求善求美”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通讯员 柴田 记者 陈显婷)近日,浙江理工大学201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在校体育馆热力开场,4500余名新生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服装学院院长邹奉元作为教师代表承诺,理工教师将恪尽为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职守,以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热情陪伴每一位同学在浙理健康成长。

校友代表陈金峰发言表示,作为首届入驻下沙的理工人,他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在母校的学习生活经历,希望同学们在“浙理”点燃希望,成就未来。他表示12万理工校友会成为新生们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并祝愿学弟学妹在理工增长智慧,无悔青春。

典礼上,校长裘松良向2015级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结合浙理工百余年办学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对新时期育人理念,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通识为基、专业为用,具有个性、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模范公民”进行了着重介绍。

他期望新生在“浙理”以德为先,实现德与才的内在统一,要做到崇德向善,并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有能力主动担负起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道德、改善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之责任;

在“浙理”夯实通识基础,实现通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要注重专攻与博览结合,能求真、求善、求美并行,做到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皆备,既做专才也做通才;

在“浙理”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要注重修养身心,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同时,要把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还要注重发展自身兴趣爱好、才情品格,注重个性发展,并拓展国际视野,培养世界公民意识,成就无可替代的最好的自己。

最后,他希望同学们传承校训精神,践行育人理念,在“浙理”成长为社会的模范公民,国家的栋梁之才。

校长裘松良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原文:

求真求善求美并行 成就时代模范公民

亲爱的2015级本科新同学,尊敬的陈金峰校友,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浙江理工大学迎来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4500多名2015级本科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向新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发展迅速、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是浙江省少数几所具有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之一。“浙理”名师荟萃,一批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国家级人才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在内的名师学者执教讲坛、垂范学子;“浙理”设施先进,2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源等优良条件助力师生探究未知、驰骋学海;“浙理”文脉悠远,筚路蓝缕、奋发进取的办学历程和彰显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引导青年学子修身养德、砥砺品行。

自创办以来,学校潜心育人,一代代理工教师矢志杏坛写春秋,教书育人谱华章,累计已为国家输送了近二十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既有报业巨子史量才、著名剧作家夏衍、实业家都锦生等老一辈名家大师和兴业之才,也有被誉为老百姓致富“领头羊”的“70后”周毅和荣居“2009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榜首的“80后”金津等新一代时代先锋和青年才俊。他们从“浙理”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学校的育人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我校2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015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0强。

学校育人工作成绩斐然,这得益于理工人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求是笃实的优良传统,也得益于学校各时期所确立的先进育人理念。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进程。根据高等教育本质规律和现实时代背景,学校于2013年确立了新时期育人理念,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通识为基、专业为用,具有个性、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模范公民”。这也为解答大学新生面对的“你为何来上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样的人”这个基本问题提供了思路方向和基本方法。

同学们,学校新时期的育人理念,既秉承了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发展和大学教育本质的要求,也展示了理工人的大公情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办学的不懈追求和崇高使命。模范公民犹如牵引社会历史车轮前进的“引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她意味着要立兼济天下之志,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之中,自觉肩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味着要塑上善若水之德,坚守爱国兴邦之大德,遵守相善其群之公德,恪守独善其身之私德,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和宠辱不惊之从容面对一切;意味着要有擎天驾海之才,将本领超群、能力非凡、堪当大用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成为将来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成为在各行各业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

同学们,成为模范公民,注定大家在“浙理”与众不同。

在“浙理”你们要以德为先,实现德与才的内在统一。“人无德不立”。修身立德既是人生的首要任务,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条件。因此,大学期间,同学们不仅要提升专业素养,增长处事才干,更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到崇德向善,并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你们必须有能力主动担负起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道德、改善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之责任。

在“浙理”你们要夯实通识基础,实现通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通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之于人们,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人体之合理营养搭配,缺一不可。而且,大学教育必须给大学生未知的将来做好必要的基本准备。因此,同学们不仅要了解专业前沿,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加强知识储备,而且要注重专攻与博览结合,科学、人文、艺术兼修,文理融合、艺工结合,通过领略不同知识、文化和思维方式,使自己能够对自然、人类和社会有更高境界的把握,在“浙理”你们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个性发展符合人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人们将各行其是;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社会将千人一面,无法达到和谐统一;人无个性便失去存在的价值,但个性不能融于共性则将成为他人眼里的怪人。因此,大学期间,同学们不仅要注重德育和智育,而且要注重体育和美育等,修养身心,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达到“止于至善”之境界;同时,要把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还要注重发展自身兴趣爱好、才情品格,注重个性发展,并拓展国际视野,培养世界公民意识,成就无可替代的最好的自己。

同学们,大学生活已经启幕,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努力奋进正当时。希望你们秉承校训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践行模范公民育人理念,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在“浙理”谱写出人生新的辉煌篇章!衷心祝愿你们在“浙理”成长为求真、求善、求美并行的模范公民!

谢谢大家!

新闻网站来源: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509/t20150911_13148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