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校与校友企业合作,共建“两创”人才培育基地暨创客空间——杭州经纬创造社,《浙江教育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原文如下:
浙江教育报:浙理工大推出创客空间
本报讯(通讯员 唐 风)近日,浙江理工大学“两创”人才培育基地暨创客空间——杭州经纬创造社成立。
经纬创造社由浙理工大和校友创办的企业——杭州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杭州天盛科技创业服务公司共同合作,按照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企业的管理和资源优势,以时尚、创意、智能装备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产业方向。该众创空间由校领导挂帅,教授和各行业专家组成基地导师委员会将为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创业服务。
经纬创造社首期拥有1500平方米孵化空间,近80个工位,近4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作为后续发展的补充或者加速器之用。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已有200多家入驻企业,产业氛围已经十分成熟。浙理工大在纺织工程、纺织服装以及机械自动化、智能装备等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zjjyb.cn/jyb/zhxw/12420.html
浙江日报:浙江理工大学与校友企业合作
杭州经纬创造社揭牌
唐风
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两创”人才培育基地暨创客空间——杭州经纬创造社揭牌和成立仪式在杭州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
浙江理工大学、下城区委、下城区科技局等领导参加了揭牌和成立仪式。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道然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华媒控股监事会、杭州热浪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也参加了仪式。
经纬创造社由浙江理工大学和校友企业——杭州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杭州天盛科技创业服务公司共同合作,按照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企业的管理和资源优势,以时尚、创意、智能装备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产业方向,是作为浙江理工大学“两创”人才培育基地而打造的一家颇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并以校领导挂帅,由教授和各行业专家组成基地导师委员会,为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创业服务。浙江理工大学在纺织工程、纺织服装以及机械自动化、智能装备等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经纬创造社首期拥有1500平方米孵化空间,近80个工位,更有近4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作为后续发展的补充或者加速器之用。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已有200多家入驻企业,产业氛围已经十分成熟。在仪式现场,杭州经纬天地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向导师委员会的专家颁发了聘书,创客代表也向大家介绍了创新项目的背景和进展情况。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rb.zjol.com.cn/html/2015-11/19/content_2927566.htm?div=-1
杭州日报:下城首个众创空间成立
有梦想?一起来!
本报讯(记者 许卓恒)沿秋石高架一路往北兴业路口下,左转就到了杭州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诞生了下城区首个众创空间——“经纬创造社”。
近日,在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内,举行了浙江理工大学“两创”人才培育基地暨杭州经纬创造社揭牌和成立仪式。
该众创空间将以时尚,创意,智能装备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经纬创造社”首期拿出了1500平方孵化空间,近80个工位。记者在现场看到,1500平方的创业空间已经全部装修完毕,舒适的创业环境只等“创客”们的到来。
什么样的“创客”可以入驻?负责该众创空间运营的陈兰贞表示:创业者可以带着创业项目策划书来园区聊一聊,园区对创业者有很多优惠的政策,下城区也有相关众创空间的扶持政策,符合要求的“创客”可以免费入驻。据悉,1500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只是首期,后续更有近4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作为后续发展的补充或者加速器之用,“经纬创造社”为“创客”们留足了发展空间。 80后蒋少杰是源骏科技的总经理,他也是第一家入驻“经纬创造社”的小企业。“我们4个合伙人以前都是做工业设计的,现在出来联合创业。”蒋少杰表示,目前业务发展得挺顺利。企业要做一些产品模具制作,而像“经纬创造社”这样的工业老厂房就特别适合它们发展。
初出茅庐的“创客”们或许需要“导师”的指点,“经纬创造社”请来了浙江理工大学助力。作为该学校的“两创”人才培育基地,理工大学的教授和各行业“校友精英”组成了基地导师委员会,将为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创业服务。“经纬创造社”专门开出了“经纬朋友圈”咖啡馆,为导师和创客们提供一个进行“头脑风暴”的舒适空间。目前,“经纬创造社”所在的杭州经纬国际创意产业园里创业氛围已经相当浓郁,一座座老厂房里“藏”着杭城顶尖的摄影工作室、设计公司,实力雄厚的外贸服装企业,还有充满时尚品位的咖啡馆,占地150亩的老工业厂区早已变身时尚、艺术、创意产业的根据地。
新闻来源网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5-10/21/content_2097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