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新闻、青年时报、中国新闻网、浙青网等媒体报道我校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走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0-08-04 作者与来源:浙江新闻  浏览次数:

8月4日,浙江新闻、中国新闻网、青年时报、浙青网等媒体报道我校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走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活动。

原文如下:

浙江新闻:“小候鸟”飞进大学校园 文化大餐为暑假添彩

近日,20多只来自杭州江干区丁兰街道的“小候鸟”飞进浙江理工大学校园。他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年龄从7到12岁不等。难得的相聚,更是难得的了解杭州、了解地域文化的机会。经过前期的组织和严格的疫情防控程序审查后,他们在该校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在知识和文化中赋予暑假和相聚更多意义。

活动中,小候鸟们走进位于该校的全国高校首个丝绸文化主题博物馆,通过志愿讲解员的介绍,并从珍贵的影像、独特的旧机器和现代化的作品中,耳濡目染我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一带一路”倡议的智慧光芒,纷纷在实景、实物前留影,还现场尝试了手工梭子技艺。

除了丝绸博物馆,小候鸟们还在该校的特色型场馆红色文化讲习馆,聆听红色先锋的历史之音,跨越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至诚希冀。过后, 有个小朋友说:“丝绸文化和红色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先人的勇敢和智慧,是一个个鲜活的感召,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除了静态的陈列,互动教学也是本次研学活动一大特点。来自该校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方平,结合该院传统文化书院的内容,为小候鸟们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点读论语 夏日可清心》的讲座,他用趣味故事、幽默话题和临场互动,带领小候鸟们品读论语中的金句,在笑声朗朗中吸收国学知识,并提高文学修养。

活动在小候鸟们的热心留言中落幕。组织方之一的“寻访历史长河中文化印记实践团队”负责人聂玉玲被活动效果感动,并表示大学生既是观众,也是主角,理应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加法”为“乘法”,形成传统文化育人的强大势能。她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很乐意能组织参与这样的活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助力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青年时报:小候鸟们在公益夏令营欢度好时光

中国新闻网:“小候鸟”走进浙江理工大学 文化研学变身为校园风景线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4日电(江杨烨 单聪)近日,20多只来自浙江杭州江干区丁兰街道的“小候鸟”走进浙江理工大学校园。他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年龄从7到12岁不等。“小候鸟”们在该校进行了为期半天的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在知识和文化中赋予暑假和相聚更多意义。

活动中,小候鸟们走进位于浙江理工大学的全国高校首个丝绸文化主题博物馆,从珍贵的影像、独特的旧机器和现代化的作品中,耳濡目染中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还现场尝试了手工梭子技艺。之后,小候鸟们还在该校的特色型场馆红色文化讲习馆,聆听红色先锋的历史之音,跨越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至诚希冀。

除了静态的陈列,互动教学也是本次研学活动一大特点。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方平,结合该院传统文化书院的内容,为小候鸟们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点读论语 夏日可清心》的讲座。他用趣味故事、幽默话题和临场互动,带领小候鸟们品读论语中的金句,在笑声朗朗中吸收国学知识,并提高文学修养。

“寻访历史长河中文化印记实践团队”是活动组织方之一。其负责人聂玉玲表示,大学生既是观众,也是主角,理应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加法”为“乘法”,形成传统文化育人的强大势能。(完)

浙青网:小候鸟飞进理工,文化研学变身为校园亮丽风景线

7月31日,20多只来自丁兰街道的“小候鸟”飞进浙江理工大学,经过严格的疫情防控程序审查后,他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研学活动,成为夏日校园中的亮丽风景线。

活动中,小候鸟们走进全国高校首个丝绸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在志愿讲解员的介绍中,耳濡目染我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一带一路”倡议的智慧光芒,并纷纷在实景、实物前留影。

除了丝绸博物馆,小候鸟们还在该校的红色文化讲习馆,聆听红色先锋的历史之音,跨越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至诚希冀。来自河南何诺同学听得特别认真,他说:“丝绸文化和红色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先人的勇敢和智慧,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来自该校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方平,结合该院传统文化书院的内容,为小候鸟们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点读论语 夏日可清心》的讲座,他用趣味故事、幽默话题和临场互动,带领小候鸟们品读论语中的金句,在笑声朗朗中吸收国学知识,并提高文学修养。

活动在小候鸟们的热心留言中落幕。组织方之一的我院“寻访历史长河中文化印记实践团队”负责人聂玉玲被同学们质朴的话语感动,并表示大学生既是观众,也是主角,更应该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加法”为“乘法”,形成传统文化育人的强大势能。她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很乐意能组织参与这样的活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的应有之义。”


新闻来源:

浙江新闻: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498262

中国新闻网:http://www.zj.chinanews.com/jzkzj/2020-08-04/detail-ifzysqns1242950.shtml

浙青网:http://m.qnsb.com/index.php?a=show&catid=136&id=110351&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