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天目新闻、钱江晚报客户端报道我校艺设学院手绘80米长壁画。
原文如下:
原文如下:钱江晚报客户端:震撼!80米长的壁画,出自浙理工师生

今年一月初浙江理工大学、长兴县双方有关部门签约共建浙江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以及艺术创作与写生基地等合作协议。这批基地的诞生,既是浙江理工大学开辟实践育人的新阵地,也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农村乡风建设的有力举措。
7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再次走进长兴,在前期绘制的基础上,继续以“新四军在长兴”为主题,由30名师生克服阴雨天、人手少等种种困难,从长兴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出发,以时间顺序描绘了粟裕、王必成、吴咏湘、江渭清等革命将领在当地带领新四军奋勇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地理、历史背景、战略图。经过三天的绘制最终“江南红村”在礼堂外墙形成一幅总长近80米、高3米的大型墙绘作品。

本次红色文化墙绘结合美术学系李凡璠老师《公共空间插画》课程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进行创作巨型墙绘。同学们在课程中了解与学习历史文化,深刻地感受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前期调研中逐步理清创作思路,完成设计构思。

本次主题创作在墙绘会制中,周凯文同学说“正是在学习中受到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感染,使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加这次实践活动。而李凡璠老师作为带队老师,也通过提前踩点、中期指导、行程安排等方式为活动顺利完成提供了助力。”余南枝说“在这次壁画创作中,她收获颇多,不仅深刻地学习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还感受到团作精神的力量之大,正是因为大家昂扬的斗志与熟练的合作,充分了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为本次活动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据悉,浙江理工大学历来重视对革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多部门协同推进,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拓展资源,在红色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接下来,学校将继续结合“三个基地”合作要求围绕红色文化研、党员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艺术创作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其中第三张《大刀行进》的历史背景是1943年新四军6师16旅,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率领下,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描绘了将士们手拿大刀长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斗争的英勇气势。

第五张《决战高邮》描绘的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指挥,带领新四军发动的高邮战役。这一战是新四军也是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在粟裕的带领下,新四军骑兵连英雄们勇猛冲锋,用骑枪、马刀、轻重机枪等武器,击败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八张《欢呼胜利》描绘了抗战胜利,将士们欢呼雀跃、围坐一团,一起庆祝着抗战胜利的喜悦。
新闻来源网址:https://www.thehour.cn/news/384822.html?from=singlemessage
天目新闻:浙江理工大学学生用大型墙绘还原“新四军在长兴”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以“新四军在长兴”为主题,在长兴江南红村的礼堂外墙绘制了一幅总长近80米,高3米的大型墙绘。
同学们由该学院美术学系李凡璠老师指导,在课程中了解与学习历史文化,深刻地感受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前期调研中逐步理清创作思路,完成设计构思和最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