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民主与法制时报》采访法政学院院长王健谈学院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6 作者与来源:《民主与法治时报》  浏览次数:

12月2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采访了我校法政学院院长王健谈学院特色发展。

原文如下:

访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王健:强化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 法学院

核心提示: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聚焦于竞争法学、网络法学、时尚法学和“一带一路”国际法学,错位发展,建成了全国首个开展时尚法研究、建设时尚法学科的法学院,并形成了鲜明特色。


记者|庄德通  责编|薛应军

人物名片

王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会长。

正文共2559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理工类高校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法学学科?各高校对此有不同答案。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王健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发展经验。

王健表示,多年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紧跟学术前沿,秉持“特色为本、错位发展”理念,走“三加一”(即竞争法学、网络法学、时尚法学和“一带一路”国际法学)特色发展之路,迅速实现了法学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该院构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将位于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末端的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前移,并贯穿于法律人才培养全过程,他们在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都以用人单位及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实务部门需求间进行无缝对接,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记者:请介绍一下贵校法学学科建设情况?

王健:法学是浙江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优势学科。我院创建于2001年,2008年开始,法学学科和法学专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其无论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还是科学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院现设有法律系、社会工作系、公共管理系三个系。法律系设有法理法史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刑事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和宪法行政法教研室。目前,我院拥有校级研究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和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院级网络法研究所和时尚法研究所。

2013年我院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竞争法研究会;同年,设立了浙江理工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并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中开设了竞争法实务方向(全国首个)。

2014年我院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法学专业成为浙江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2016年法学学科成为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2017年我院设立网络法研究所,2018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设了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四个方向,同年,设立了时尚法研究所。今年,我校法学专业成为浙江省“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获得了浙江省“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记者:贵院在法学教育方面,师资力量如何?

王健:我院现有教授5名,“金沙学者”讲座教授2人,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硕士生导师16人。有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名,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法学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1人等。

坚持“特色为本,错位发展”

记者:作为一所以“理工”见长的高校,贵校法学学科建设有何突出特色?

王健:我院秉持“特色为本、错位发展”理念,在关注传统学科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现聚焦“三加一”(竞争法学、网络法学、时尚法学和“一带一路”国际法学)特色发展,且竞争法学科已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

此外,我们紧密对接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实际需求,成立网络法研究所,组建网络法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学校在时尚领域的办学优势和浙江省万亿级产业(时尚产业)建设需要,成立时尚法研究所;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谋划了“一带一路”国际法学科建设。

记者:贵院是如何加强竞争法、网络法研究的?

王健:竞争法学科负责人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为了加强竞争法领域的研究,我们组建了竞争法创新团队,设立了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加入了联合国贸发组织竞争政策研究合作平台(全国仅四家),与竞争执法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2019年2月,我院竞争法团队接受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委托,开展了企业竞争合规项目研究,并起草了“浙江省企业竞争合规指引”。2019年7月9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该指引。这是我国第一部企业竞争合规指引。

为了加强网络法研究,我们设立了网络法研究所,目前,在互联网广告、网络市场监管、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等领域已具备了较强研究实力。我院与原浙江省工商局签署协议,共建“浙江省互联网广告研究基地”;和杭州互联网法院签署协议,共建“互联网司法研究基地”。我院还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中开设了网络法实务方向,专注于网络法人才培养。此外,我院还开展了“浙江省先行先试互联网法院的探索与方案设计”“互联网广告的明示义务及其规制项目”等网络法课题研究。

开展时尚法研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时尚法的概念,以及国内发展现状?

王健:时尚法是一个新兴法律领域。它是研究时尚产业中法律问题而形成的,跨越了传统部门法概念。它依托于服装饰品等行业,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处理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等所有产业链条中的法律问题。时尚法涉及知识产权法、劳动保障、公司与金融、国际贸易与政府规制等法律问题。它源于美国,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们是全国首个组织力量开展时尚法研究、建设的法学院。

记者:贵校具体什么时间开始研究时尚法?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健:我院开展时尚法研究的设想始于2015年。2015年5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时尚产业的指导意见》。我们认为,为实现时尚产业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不仅要依托政府开放的产业政策,更需要专门围绕时尚产业构建行业法律法规的时尚法。为此,我们梳理了国外时尚法的发展情况,并发现美国时尚法研究较成熟,其中尤以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教授苏珊领衔的时尚法研究中心为代表,遂与其取得联系,并得到她的指导及帮助。

2018年,我院组建时尚法研究团队,设立时尚法研究所,并聘请美国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丁文锦(Sindy Ding-Voorhees)担任该外方所长,聘请武汉大学教授张万洪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2019年10月31日,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时尚法论坛,并在我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推出了时尚法专栏。

记者: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贵院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王健: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三三三”发展计划,即三贴近、三协同、三阶段。三贴近,是指贴近时代、贴近产业、贴近特色。三协同,指校内校外协同、教学线和学生工作线协同、专业和专业之间协同。三阶段,指入学阶段、培养阶段、毕业后工作阶段。原标题:强化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访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王健

新闻来源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QwNTkyNg==&mid=2651394431&idx=2&sn=fe215af6460d45475a0caddb1bd28e07&chksm=8bb2a536bcc52c203fa66a27e24be49b6c79cbabfc15bda05866056e5795717ef59f95fa4776&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77322478169&sharer_shareid=94cad8467ffdab9cb974c4502fa8d883&key=2c5c0ec85eecd69be15c5d47049c6a308a7f26e86ecdb181d5464c4b1b4aef643a595956ee8e3fe06b20c2af91dba5f6c63b42dfb66b596111b834390f609a7d755fcac31e6959e62389945ec5ed34c5&ascene=1&uin=ODQ5ODMyMjQy&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70141&lang=zh_CN&exportkey=AZoxjfbfNezT1uOPRMGqQMo%3D&pass_ticket=qqors4fXElF3O3LqL7giG4NK2JmZ7huDViDa%2BIAhmA5O54ClU6viWQ%2FK5eh90p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