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在线报道我校田径队潘海涛获学生运动会男子400米亚军

发布时间:2017-09-14 作者与来源: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9月14日,浙江在线报道了我校田径队队员潘海涛获学生运动会男子400米亚军。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大学的田径健将潘海涛:惟有热爱,能敌过一切艰难险阻

11日上午,从杭州师范大学男子400米的赛场上传来捷报,代表浙江省参赛的潘海涛荣获银牌。

潘海涛,一位来自浙江理工大学2014级的高水平运动员,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对手是刚在全运会上打破全国纪录的郭钟泽。“这个结果在自己的意料之中,我目前还不太具备跟他(郭钟泽)对抗的能力,”潘海涛谦虚地说道。同时,他觉得能为省争光的感觉很好,“作为东道主,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吧。”

童年接触田径,从小天赋异秉

潘海涛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接触田径,当时他所在的上虞市城东小学正在选拔关于田径方面的人才,就办了一场测试综合水平的比赛,那时还不了解田径的潘海涛一举拿下了全校第一。后来,他开始跟着校队训练,从六年级一直到高中,他几乎每年都会获得上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第一名。潘海涛在大学的教练丁来健也肯定了他在田径方面的天资,他说:“潘海涛在训练场上很有悟性,能快速理解教练的意图,会钻研技术,经常跟我探讨、分析跑的技术和节奏。”

荣誉转瞬即逝,努力才能前行

在去年七月份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潘海涛跑出了46.97秒的好成绩,不仅达到国家健将水平(男子400米国家健将水平为47.60秒),并且打破浙江省大学生最高水平纪录。如今又获得了学运会的银牌,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潘海涛的反应却很淡定,“与其说是荣誉,不如说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其实这种喜悦在我身上并没有呆太久,我反而会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表示,虽然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但自己离全国最高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踏实的努力才能前行。

挫折带来成长,得失淬炼人生

像学运会这样重大的赛事,参赛者的训练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据了解,潘海涛所在的浙江队一周要训练12次,一天训练至少2个小时,多的时候长达3小时。九月的杭州高温侵体,每次训练的消耗都特别大,运动员们经常出现中暑、脱水的情况,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伤病更是家常便饭。潘海涛说,自己在去年11月的浙江省田径热身赛上就出现了肌肉拉伤的情况,期间也因为跟腱炎3个月穿不上钉鞋,度过了一段身心双重受挫的时光,“会怀疑自己吧,怕恢复不了状态。”好在对田径的热爱战胜了伤痛,在今年5月慢慢恢复后,他再次恢复了训练,重回了自己所向往的赛场。“我可能有点自虐心理,我觉得越苦就能获得更多,虽然过程很难熬,但我会享受这一切,”潘海涛笑道。

耐心和拼劲、和教练的配合与对冠军的渴望,这三点是潘海涛认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素质,他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未来还想在更多比赛中去证明自己。在潘海涛的心里,有过失意、有过怀疑,也想过放弃,但惟有对田径深深的热爱,能敌过一切艰难险阻。

新闻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