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报道了我校服装学院学子手绘长卷展现家乡景色。
原文如下:
浙理工八位女孩用10米长画展现家乡“鲜为人知”的美丽
仰天长啸的马、农家小院、猪圈猪槽、高挂瀑布、羊肠小道、迎客松……打开一幅十米长的画卷,临安市清凉峰镇马啸村的风俗景观跃然纸上。
这幅10米长画的作者,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设计相关专业的8个女孩。爱写写画画的她们,花费了两天一夜时间,用画笔记录了家乡、村庄“鲜为人知”的美丽。
八个女孩一拍即合,绘制长画记录村庄美景
这幅长画的由来,可以说是个偶然中的必然。
暑假前,这8个女孩自发组建了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她们把实践地点定在了马啸村。之所以选在马啸村,是因为其中一个女孩王君涛的家乡在这里。“当时正逢梅雨季节,我们村在山脚下,容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我跟小伙伴商量了一下,就把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定为向村里人宣传科学防范自然灾害等知识。”王君涛说。
王君涛和小伙伴从下沙回到村里花了三四个小时,前后转了5趟车。不过一到村庄,其他几个姑娘就惊呆了。“她们都说村里很美,像画上的世外桃源一样。哎,可惜只有来过的人才能够见识到这种天然的美。”王君涛有些遗憾,她说由于交通不便,村庄的美丽风光鲜为人知。
几个女孩学的是设计专业,有绘画基础,平时也爱写写画画,因此她们一拍即合,打算在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之外,加上一项——绘制一幅长画来记录马啸村的风光。王君涛说:“很早之前我就萌生了想要记录村庄的想法,一直没找到合适方式。现在有这个机会大家一起做真是太棒了。”
绘制长画波折多,手脚发麻也不停歇
王君涛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她带着小伙伴们仔细走了一遍村子的角角落落。结合当地的历史传说以及特色美食,她们进行了初步的绘画构图。
十米长的宣纸,如何携带及摆放是她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一番商量后,她们决定把宣纸分成10段。“一米一段,这样我们分工合作起来方便些,一部分人勾勒线条,一部分人整体绘画,剩下的人负责上色。”
室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她们就在村里的空地上铺开。怕鞋子弄脏宣纸,王君涛和她的小伙伴索性脱了鞋子,赤着脚。她们或跪在地上,或趴在地上,认真地画着。
“跪着、趴着时间长了,手脚会发麻,有时候拿着画笔手会不自觉地抖。”王君涛说,但是看见围观村民脸上的笑,听到赞许的话,感到很值。
打完底稿时,天突然开始下雨。“雨来得太快太急,幸好得到村民的帮助,只淋湿了一小部分画材,大部分宣纸、画笔和颜料都顺利搬到了雨棚里,还能够用。”
这幅长画从6月28日早晨的构思布局起,到6月29日晚完成,8个女孩用了两天一夜。这两天一夜,可以说是几乎不停歇地绘制。困了就喝些咖啡提提神,手脚发麻也舍不得停歇。
爱马啸村,想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家乡
王君涛是地道的临安市马啸村女孩。2015年她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离开了她生活了近20年的村子。
她坦言:“在城里生活了近两年,我对村子的眷恋和牵挂却越来越深。我们村的人很友好,小时候我家里条件不好,他们给了我很多照顾。”
王君涛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我一直都有个心愿,想着能够为家乡做点什么,考上大学后这种感受更强烈了。”
“这次的长画,一笔一画都是对家乡的理解,对家乡的爱。”王君涛说,现在她所能够做的,还微不足道,但她会一直努力。
记者看到,这幅长画里,简单的线条和淡墨勾勒出了马啸村的点点滴滴。仰天长啸的马儿、农家小院、猪圈猪槽、高挂瀑布、羊肠小道、迎客松、土特产山核桃……这些富有马啸村特色的风俗景观全都绘在了宣纸上。
有位村民指着画上的一处风景开心地说道:“我家后院出现在了画里,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么美啊。”
10米长画完成后,王君涛和她的小伙伴将画送给了村里,村书记章海华表示,他会将画裱在村宣传栏中,用作观赏及宣传。
“马啸村是个小村落,但这里却有很多值得留恋的地方。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和绘画的图片,在朋友圈及微信公众号上推广,让更多人知道马啸村。”王君涛说。
记者: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