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我校服装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05 作者与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浏览次数:

7月5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了我校服装学院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社区学生前往临安开展实践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站讯(通讯员 浙理服装学院 编辑 蔡仪)

为迎接党96周年纪念,响应 “万名学生走出校园,千名党员走进村社”倡议,同时结合浙江理工大学特色专业的优势,服装学院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剿灭劣v类水的实际行动中。6月28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社区学生前往临安市马啸村,以“进村社,剿劣水”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

在村书记章海华的支持下,实践队伍为村宣传栏重新更换了内容,张贴有关防泥石流、防汛、维护河道环境、鼓励全民加入五水共治的海报,以响应省政府的“五水共治”大政方针。随后队伍成员走访了山上的百户人家,共派发有关“知五水,剿劣水”的环保袋、防灾宣传的宣传折页百余份,号召老百姓一起进行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共建人水和谐的关系。 晚上,成员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根据马啸村的历史变迁历程,从朱元璋的马啸寻水到如今马啸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绘制了“十米长画”,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与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建设美丽乡村美好发展的展望。

29日上午,实践队伍在当地村委会展开“爱心家教”活动,教当地小朋友制作桂花香囊赠家人,辅导孩子学习,寓教于乐的方式教会孩子“文化浙江”的深刻含义。虽然是小小的香囊却孕育了江浙一带流淌千年的深厚香袋文化。
活动的展开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鼓励大学生走出学校、党员走进村社,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政府方针,积极投身到剿灭劣五类水的行动中,充分发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动群众从自身做起,保护河道环境,积极关注治水项目展开,响应政府的号召,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707/t20170706_1538371.shtml

浙理学子赴武林街道找寻杭城非遗记忆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彭楚政、王欣 编辑 蔡仪)

在杭城,许多地方都有着保存完好的文化遗迹,而武林街道作为下城区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试点,所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宫廷杭绣、盘扣制作、杭州织锦、字画装裱、浙派古琴等技艺历经时代的演变,流传至今。其中宫廷杭绣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皇家血统,区别于其他刺绣流派而独成一格,自南宋时兴起,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宫廷绣。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学生党员何雨涵已跟随“杭州南宋宫廷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赵亦军老先生学习了7年时间,还曾参与和组织过多次宫廷杭绣的宣传活动。在何雨涵的带领下,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学生党员于7月1日前往武林街道的非遗体验馆,近距离的感受了一把宫廷杭绣的魅力。学生党员们虽然都是服装专业的学生,但刺绣对大家来说还是个从未尝试的技艺。围绕在刺绣师傅的周围,同学们欣赏到了师傅灵活的双手熟练地将简单的一丝一线组织成精美图案的全过程。惊叹过后,同学们也跃跃欲试,正逢党的96周年生日,学生党员们要求向师傅学习刺绣一面党旗,当作送给党的生日礼物。在师傅的指导下,同学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合作缝制出了一面党旗,并将其赠予了武林街道中北社区。

在活动过后,何雨涵激动地表示:“最初仅仅是因为喜欢而接触宫廷杭绣,如今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体会到了它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有这样一份责任来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从而使之受到更好的保护。”

据悉,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学生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要求,开展了非遗记忆的寻访活动。学生党员们奔赴各地,寻找、体验和考察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来呼吁大家重视和保护日渐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的建设“文化浙江”献上一分微薄之力。

新闻来源网址: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707/t20170705_1537964.shtml

浙理工服院学子赴湖州南浔考察污水治理情况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彭楚政、章霖悦 编辑 蔡仪)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积极响应我省“剿灭劣V类水”的倡议,组织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前往各地寻访和考察污水治理情况,鼓励大学生争当剿灭劣V类水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鼓励学生骨干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积极投身“劣V类水”剿灭战,从身边做起,合力促进五水共治新篇章。

7月2日,志愿者来到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新荻村,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河道改造示范点。曾经的垃圾河、黑臭河,经过河道清淤、生态化治理,水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成功消除劣V类水质,摇身变成一条美丽的治水样板河。
当地污水治理的经验是:给每一条河都安排一名河长,每一个河长负责一条河流的整治,在荻港村周边的运河的小河道,还能够看到打捞河中漂浮物的护河人员。近年来河道水质改善,当地村民便开始在湖面种植菱果等经济作物。菱果丰盛时节,当地还会举办“采菱节”。一位老婆婆表示,经过治理的河塘便利了自己的生活,生活用水的水质也得到了提升,健康有了保障。

在走访中,志愿者们看到村内仍然有部分河道漂浮着一些生活垃圾,便身体力行参与到清理河道垃圾的行动中来。在辛苦劳动过后,志愿者们感受到剿灭劣V类水任重而道远,同志仍需努力。

新闻来源网址: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707/t20170706_1538361.shtml

浙理工大学生环保时装秀巡演首站来到拱墅区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孙琦 通讯员 彭楚政、王张璐)

7月5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学生志愿团队在大浒路社区开展了第一场以“剿灭劣V类水,争当河小二”为主题的环保时装秀。

现场气氛欢快而活跃,在学生志愿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小朋友们身穿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环保服饰与爸爸妈妈一起走上了“环保T台”,欢乐有趣之余,小朋友们也潜移默化的树立起了环保的意识。据了解,本次环保时装秀上的服饰制作材料均来自身边不起眼的材料,而当它们经过改造成为一件件时装时,着实让现场的观众刮目相看。

时装秀结束后,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还参观了“争当河小二,剿灭劣V类水”主题手绘海报展,巡视了京杭大运河大浒路社区辖区段,并邀请了河长为大家讲述该河段的治理过程。巡河结束后,志愿者和小朋友们还一起在河道两旁插上共同绘制的手绘护河指示牌,呼吁周边居民要对河流“同治,同管,同保护”。

为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7年年底全面剿灭劣V类水的号召,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志愿者们暑期伊始便吹响了“剿灭劣V类水”的号角,积极组织环保时装巡展,启动与拱墅区结对的“双百双进”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助力“剿灭劣V类水”,以实际行动为打造美丽中国的浙江榜样做贡献。

新闻来源网址: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707/t20170706_1538384.shtml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学生走进村舍,传递爱心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许宇敏 编辑 蔡仪)

6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工支部学生先后来到了龙港镇养老服务中心和龙岗桃花溪村委会,关爱老人,了解五水共治。

爱心需要传递,在养老院,服院学生将自制的党建光盘和浙理120周年校庆纪念袋赠予老人们,寓意长命百岁。学生自发组织起来,陪老人聊天,还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扫地、擦窗户、给老人唱歌、送饼干、切水果,更发挥自己的特长,绘制墙绘。革命需要传承,一些学生采访了抗战老兵,并向革命老人致敬。随后在龙岗桃花溪村委会,浙理学生拜访村长,向其了解并且学习村委对五水共治的反映及措施。

作为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在浙江省新时代的篇章翻开之际、“八八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之下,服院学生党员从小事做起,进一步将“两学一做”贯彻于日常生活,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建设更美好的浙江,也是为人民创造更安逸优越的生活。

新闻来源网址: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707/t20170706_1538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