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让文学回归奇妙的幻想世界

发布时间:2004-06-01 作者与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昨日,著名作家阿来参加完第二届浙江作家节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杭州,而是应好朋友李杭育之约,到浙江理工大学和大学生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此前,阿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文学,人生,理想……学生们关心的话题在阿来充满智慧的话语中再次闪现出夺目的亮光。热烈的掌声,专注的眼神,会心的微笑,那一刻,青春少年的心灵与台上的名家是如此的贴近。想象和幻想让文学充满生命力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大学生们却离它越来越远。

  当别人在感慨学生人文素养贫乏的时候,阿来却有自己的看法:“中国的文学作品向来有丰富的传统,只是在解读的时候我们过于注重文学的思想性,政治性而忽略了它本身的语言情感之美。即使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包容了丰富的想象,但对它的解读却过于庄重。”

  阿来对现行的教材把文学划分为各种门类表示质疑,他认为这样的划分过于功利,让文学变成了宣教。而事实上正是那些非现实的,充满想象的东西让作品具有了悠远的韵味。用纯净的心灵去阅读对于《尘埃落定》,对于阿来这个名字,对于他藏族人的性情,学生们都有太多的向往。慕名前来的大学生见到偶像分外激动:“他和我想象的一样,很朴素,没有架子,但每一句话都很深刻,给我不少启示。”对于学生的敬仰之情,阿来报以长者的诚恳鼓励:“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带着纯净的心态去阅读,去体味文学的语言艺术,情感方式。慢慢积累下来,同学们的心智会更完善,感知世界的方式会更丰富。”

  面对现在社会上原创能力的匮乏,阿来认为平时想象能力的开发积累就很可能在日后爆发出创造力,而这些靠短期的功利性阅读是做不到的。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厚重的东西当记者问阿来,“有没有看过郭敬明这些少年作家的作品?”阿来笑着说,“看过啊”,他觉得这些少年作家对年轻人的心理把握得很好。“他们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绪,贴近年轻人的感觉,在这方面他们做得很成功。”

  但阿来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也需要一些厚重的东西,他自己就有一种对命运本身的宗教感,对自然人生的敬畏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厚度,但却把一些人性自然本真的东西抹杀掉了,阿来认为这样的文明有局限性。因而现代作家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让人们在文学中找到本真,找到灵魂的呼应与归属。在这方面阿来认为用方言写作的作家做得比较好。

  像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能给人很好的阅读趣味,可惜以前人们对它的重视不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阿来表示,虽然忙于《科幻世界》的编辑出版,但他不会放弃写作。新写的长篇小说的开头部分将于七月份面市的《收获》上和读者见面,据阿来透露,新的作品依然以一个藏族的村庄为背景却突破了以往家族式的长篇结构而采用拼图式的结构,每个章节都可独立成一个故事。“这是我对自己叙事结构的一个突破”。阿来对新作颇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