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87%的年轻人不了解京杭运河,93%的市民不知运河申遗一事——京杭大运河保护开发只是政府一头热

发布时间:2005-07-25 作者与来源:联谊报  浏览次数:

  本报讯 一位12岁的小学生,生长在大运河旁,却不知道身边这条河叫做京杭大运河;运河两岸的建筑经过修复、改造,一位自小出生在杭州的72岁老人不知道香积寺塔现在何处……日前,就在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拱墅段建设全面拉开帷幕,京杭运河被公布为明年杭州市重点建设规划项目的同时,一份包含上述内容的调研报告让该规划颇显尴尬。

这份调研报告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为期一周的采访调研中,他们共调查了500多位运河沿岸市民。调查显示,93%的市民不知道京杭大运河将申报历史文化遗产,87%的年轻人不了解运河文化及其保护开发,70%的市民不清楚浙江是否有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为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悠悠千年的历史长河为其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运河最南端城市,近年来,从对运河两岸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到对运河进行全面、系统综合整治,到联合运河沿岸省市申报历史文化遗产,杭州市政府挖掘与保护京杭运河的脚步从未停止。然而,与运河最亲密的杭州市民却被冷落其中,无疑让运河保护开发失去了群众基础。

不了解运河保护开发并不意味着市民对此不关心,调查发现,92%的市民认为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努力,单靠政府或民众一方力量都很难成功。75岁的杭州港航实业总公司退休工人杨老伯表示,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保护工作更应引起重视,但作为市民,他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参与保护。据反映,目前市民了解运河保护开发基本上是通过新闻媒体,内容多为说明介绍,指导市民参与运河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宣传几乎没有。

一些市民希望,政府能经常性地在社区开展有关运河保护开发的图片展,开通热线电话,举行情况说明会等,让市民和政府共同配合保护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