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赢了,醒醒!”昨天下午5点,在一片掌声欢呼声中,为了赶“群豪”决赛在火车上熬了13个小时的刘易莎被两名队友从座位上摇醒——“三人行”团队得了冠军!
“我要把大学生的作品带回广州,让董事会的人也看看大家的创意。”评委之一广东中宇国际服饰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杨伟群有些激动,“比赛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人才储备库,我很看好这些大学生,欢迎他们来实习!”
昨天下午两点,今日早报“群豪”商业策划大赛总决赛在浙工大朝晖校区逸夫科技楼打响,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5支大学生代表队,在3小时的比赛中角逐,赢取奖学金与实习机会。
最终,理工大学的“三人行”小组获冠军,赢得5000元奖金与实习机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1”团队获得亚军,得到2000元奖金与实习机会,另有8个团队分获三等奖与鼓励奖。
昨天举行大赛的报告厅,空调敌不过旺盛的人气,就如比赛口号“不当猎物,只当猎手”,大学生纷纷亮出自家策划,上演“群豪争霸”。
现场精彩镜头
镜头一
公交车上的PPT
“完了完了,现在赶做PPT怎么来得及!”308路公交车上,四个大学生心急火燎地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浙工大之江学院朱文冠在比赛前3小时接到参加决赛的通知,因为前15强中有团队因故无法参加比赛,因此,依据排名顺序,朱文冠队可选择来参加答辩。
“垫底也要去!”4个人马上请了假,端着电脑在公车上做起了PPT。
工夫不负有心人,“308路上的PPT”居然因现场表现不错赢过了原先排名靠前的队伍,获得鼓励奖,4个孩子乐坏了:“没白来!所以说要坚持么!”
镜头二
评委“惜问如金”
在答辩现场,面对评委的问题对答如流,应该是颇显实力的事,最怕的就是评委和参赛队员面面相觑。可昨天专门从广州飞来的杨伟群酷得很,他只提了两个与市场有关的问题,与他营销总经理的身份似乎不太相符。“他该不是不懂这个吧?”有选手悄悄地问。
“其实我也很矛盾啦。”比赛结束后,杨总终于发话,“要是真的以纯企业运做、实际应用角度去看这些文本,恐怕要被我问倒一片,从尊重大家的积极性出发,我还是愿意多听少问。”
镜头三
研究生们有点黯然神伤
比赛结束时,记者发现,研究生们都默默离开,有些神伤。
“有研究生团队?”评委浙江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顾春梅教授有点惊讶,两支研究生团队居然被PK掉了,相反,同校的另一支本科生团队,却获得二等奖。“正因为如此,才说明比赛是客观的。”顾教授说,“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研究生不认真,也要输给本科生。”
“他们的策划书内容没有其他团队那么深入、完整,给的建议也比较‘空’,更像在写论文。其实在以往许多比赛中,都不乏研究生败给本科生的案例,往往本科生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这两支研究生团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没花力气做好。”
镜头四
冠军组不求财只想实习
理工大学服装表演专业女生刘易莎昨天早上7点就等在比赛现场外,是最早到的学生,从13个小时前,她就从安徽老家出发了!
随后,队员孙伟也在坐了14个小时的火车后,从河南赶到了现场。
“我们是因为听说奖励实习机会才来的!”孙伟结束后,就围着企业方负责人追问“我马上就能实习了吗?”
市场营销专业四年级的孙伟、服装表演专业三年级的刘易莎、电子商务专业三年级的孙少庆组成“三人行”。他们策划的亮点主要是品牌公关策略,用六种古龙小说中的武器代表6种公关策略,全面分析各种策略的优劣和适用环境。“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一切联系都是靠网络和电话,工作效率很低很辛苦。”孙伟说。
孙伟在现场的发挥给团队加了不少分,之前他们还曾装订错了一份策划文本,但孙伟不露痕迹地把这个缺憾弥补了过去,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很灵活,逻辑性非常强,条理清楚,市场调查做得很充分,会是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
怎么当“猎手”
听听评委的话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顾春梅:
大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这样的磨炼。许多同学都是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校参加比赛,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非常强,这正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要素。但既然是一份商业策划书,那总是缺不了财务报表的,但很多团队都只为企业规划了大投入的宏伟蓝图,惟独不见财务报表,试问哪个企业只讲投入,不讲回报和产出的呢?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告学系主任任利民:
有些团队成员本身就是服装专业的,本来在资源上应该很有优势,然而他们失败了,也有一些团队是学服装营销的,然而他们也败给了非专业团队,为什么?因为这些同学都不懂利用资源,服装专业的和营销专业的一定要相互请教,一起搭档。以后在你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要讲究多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