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伟大祖国58华诞,喜迎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机,浙江理工大学在西湖博物馆举办“和谐西湖·品质杭州”——陈冰心教授“西湖画卷”组画展,其中25米长的西湖长卷首次亮相,120多幅精美书画,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去观赏。
陈冰心,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邀高级画师,1928年出生台州市路桥,195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绘画系本科。受业于潘天寿、黄宾虹等名家,并受到刘海粟的扶掖与傅抱石的指导。1959年国画获全国青年艺术一等奖,在文化部举办的迎接1997香港回归的中国书画大奖赛中其作品《香港朝旭》获优秀奖,1997年在泰国的东南亚国际书墨画展中其作品《黄山人字瀑》获金奖,2000年《伶仃洋朝旭》荣获广东省举办迎国庆画展金奖,2004年《白色曙光》国画荣获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周年书画金奖,被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奖评委会等单位联合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世界艺术大师”称号。
近30年来,陈冰心教授不断探索长卷国画创作,潜心研究以描绘现代城市新貌新气象为主旨的“城市山水画”,他笔耕不止,锐意创新。1988年创作的《万水千山·长征颂》巨卷,长48米,宽50厘米,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邓小平同志曾两度观赏,并给予高度赞扬,国画大师刘海粟挥毫题词:“精神万古,风流千载”,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专题片,搬上银幕。在此后,陈教授不断有惊世之作问世,《西湖百景图》、《奉化五十景》、《深圳百景图》、《纪念吴昌硕诞辰150周年》50幅、《仙居山水画》50幅、《地王赞》长卷组画、《东方明珠一香港》长卷组画、《丝绸之路》长卷和《台州百景图》、《富春山水》长卷组画等,其作品被誉为时代的交响诗。陈教授的巨幅画卷,创下了我国美术界的一片崭新天地。
陈教授虽然已80高龄,但精神矍铄。改革的时代,沸腾的生活,和谐的西湖,品质的杭州,无不激发老画家的创作冲动和灵感。特别是杭州市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6年时间里,西湖每年都有新变化,西湖文化内涵不断充实,早年求学于西子湖畔,现在又生活工作于西子湖畔的陈教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认为艺术要反映时代,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因此,早在2002年就萌生了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通过国画长卷和组画来反映新西湖的夙愿。在上世纪80年代,陈教授十年磨一剑,曾创作了《西湖百景图》,又于2003年开始,不顾年迈体弱,倾其心力,用5年时间创作完成了《西湖新长卷与系列》。
在长卷中、陈教授将湖滨与南线改造后的新景点,如:马可·波罗、送别白居易、孺子牛、市民奕棋、金水牛、仰贤亭、夕影亭、采莲等都收进了画卷。长卷里我们同时还能欣赏到“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世纪盛景。在观赏之余,我们无不为陈教授独具匠心的构思所叹服。在观赏之时并能强烈地感受到,今日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之新格局。漫步在长卷前,如临其境,西湖的空朦美、建筑美、山水美、伦理美、人文美、和谐美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陈教授在长卷里把苏东坡诗中的意境“淡妆浓抹总相宜”极尽了诗意的点睛和如歌的渲染,让人感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使得古今难画也难诗的西湖变得极具销魂的神韵。
陈教授的画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作品秀美豪放,气势磅薄,不愧为呈献给广大市民游客的节日文化大餐。
(作者:葛建纲 系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