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在线联合举办“两创”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发布时间:2007-12-25 作者与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请选出你心中的“创业创新”偶像

由浙江日报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举办的2007“两创”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正式进入投票推选阶段。

  今天推出的这60名候选人,是浙江日报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后陆续报道过的创业创新典型。此前,他们的事迹已经在浙江在线(www.zjol.com.cn)、本报“报网零距离”(bw.zjol.com.cn)和全省各地近30个新闻网站上分批公布。结合读者、网友的意见,我们今天正式推出这60名候选人,真诚地期待你参与投票。

  网络投票方式:

  ①登录浙江在线(http://www.zjol.com.cn)投票。  

  ②请从60个候选人中选出10个您认可的“2007‘创业创新’新闻人物”,每次投票选中10个方为有效,多选、少选无效。

  ③投票截止时间:2008年1月4日24时。

2007“两创”新闻人物候选人(截取高校部分)


5、王利群——“保温教授”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材化学院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事迹简介:今年9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与德清县浦森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订4艘国产运输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LNG船)用绝热材料的供货协议。这种新型材料是由浙大教授和浦森公司合作研发的。项目组负责人就是王利群教授。他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科技攻关、400次实验,首次在国内采用聚氨酯原料开发出“刚性绝热聚氨酯泡沫”。此次研制成功的高分子绝热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全世界少数能制造此类绝热材料的国家之一。

 9、左富强——“便宜血液仪制造者”

  身份职业:宁波大学研究生

  事迹简介:最近,一种每台才卖1.5万元的血液分析仪投放市场后,受到许多社区、农村医院的欢迎。试用后,大家发现这种价格不到进口产品十分之一的分析仪,价廉质不低,很适合小医疗单位使用。

  这种廉价分析仪的研究者就是宁波大学研究生左富强和另外3位同学。研究开始时,在技术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有一次为突破一项技术难题,他和同学们就整整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去年下半年,第一台血液分析仪终于诞生了。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分析仪很难捕捉到血液细胞微弱的信号。左富强与同学们从头开始找原因,最后通过将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由多点改为单点、单路改为多路、增加电路板等办法,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11、刘树生——“超级害虫”斗士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教授

  事迹简介:今年11月,世界权威学术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在“科学特快”栏目,发表了由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同行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非对称交配互作驱动一种粉虱的广泛入侵及对土著生物的取代》。浙大教授刘树生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科学》杂志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综合应用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方法,设计之巧妙、数据之系统和完整,在入侵生物学研究领域实属罕见,所做的结论令人信服。他们指出,该研究是入侵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将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昆虫学、农学、动物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也会从中得到启迪。

21、李延军——竹片博士

  身份职业:浙江林学院博士

  事迹简介:能否把浙江资源丰富的竹子“刨”成薄片,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取代木材的新型贴面装饰材料?浙江林学院李延军博士和他的同事把这个构想变成了现实,他们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竹材加工领域的空白,并先后获得近10项国家专利。近3年来,从小小的竹子里“刨”出了2亿多元的财富。

  多年来,竹业界一直在期盼——用竹材开发出像刨切薄木那样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贴面装饰材料。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反复试验,李延军等人终于研发成功一种“干—湿复合胶合工艺”——利用湿竹方材含水率高、传热快的原理,快速达到软化效果,从而解决了原来干竹方材水分渗透困难、传热慢、软化不均匀、易变形开胶等技术难题。目前利用这种技术开发的装饰新产品90%远销欧美、日韩等地。

34、尚贞涛——“IT新兵”

  身份职业:杭州易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事迹简介:现在,下沙第一门户网站“下沙网”已经成为许多生活在杭州下沙的人经常光顾的热门网站。

  登录过“下沙网”的人,也许不会相信,它的创办者是一个出生于1983年、来自湖北的小伙子尚贞涛。尚贞涛在浙江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当初因为家境贫寒,他只带了42元钱来上大学。尚贞涛满怀感恩地说:“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才读完大学。”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尚贞涛从一个从未见过电脑、不会说普通话的农家子弟,成长为精通电脑、能说会道、拥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尚贞涛的创业团队从3人发展为40多人,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42、俞曙光——“小小李时珍”

  身份职业:浙江林学院园林专业毕业生

  事迹简介:今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获得了“林学与水土保持分会场”优秀论文一等奖。

  这篇论文是俞曙光的毕业论文。他把眼光放在了安吉境内的龙王山——那里的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有着典型的中亚热带植被特征,是我省植被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这个地区完整的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专项研究,俞曙光和他的导师希望能弥补这个缺憾。研究过程中,俞曙光多次爬龙王山和天目山采集标本,回来后还要做统计分析。一个年轻的学生耐着性子做枯燥、单调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论文写作。他的导师季梦成教授评价说:“即便最后做出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也非常值得肯定。”

46、徐毅——“电玩新锐”

  身份职业:宁波大学毕业生

  事迹简介:今年,23岁的徐毅刚从宁波大学商学院毕业,就成为宁波市奇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创办的“奇境网络”已与国内多家高科技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并成为久游网、第九城市、盛大公司等在宁波地区的首选合作伙伴,为40多款游戏进行市场推广。由“奇境网络”运营的本土游戏《梦幻甬城》,自今年11月9日开通以来,注册玩家已达3000多人。

  刚进大学时,徐毅就有了在校创业的念头。他创办的“电脑驿站”开业后,不仅向同学们提供了各种技术服务,还获得了网通校园独家代理权,半年时间,网通在宁波大学的市场份额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小试牛刀”后,徐毅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电玩行业,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电玩产业打出一片天地!

51、喻景权——攻克蔬菜“自杀”之谜

  身份职业: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事迹简介:一片肥沃的土地在连续耕种几年之后,虽然施了更多的肥但蔬菜长势还是不好,甚至大面积绝收,这就是蔬菜“自杀”的难解之谜。喻景权教授通过20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不久前,他因此捧回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很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个谜就有一个未曾证实的假说:瓜果和豆类蔬菜的根部会分泌一些有毒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土壤中,会抑制下一茬同类蔬菜的生长,从而造成连作障碍。

  如何证实这一假说?喻景权和课题组终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番茄、黄瓜和西瓜等的根部能分泌出多种有毒物质,由此一举破解了蔬菜“自杀”之谜。此外,他还先后攻克了蔬菜只开花不结果的“坐瓜难”难题,探明了蔬菜在遭遇低温后叶子发黄、个头变矮的主要原因。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已为我国蔬菜种植业带来经济效益30多亿元。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rb.zjol.com.cn/html/2007-12/27/content_1913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