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银泰“时尚30年”影像展再现绿军装、28寸自行车和老式双卡录音机 |

|
梳着一个喷了半瓶摩丝的大背头,怀里夹一个小皮包,穿着呢料大衣的男人,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丢掉铁饭碗下海经商的人,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也是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策的转变掘到第一桶金的人,这群人最初曾被大家戏称为“开皮包公司”的。 |
| |
一个穿着绿色军装,戴着军帽的男生骑着28寸永久自行车缓缓出场,小伙子骑得不怎么稳当,估计是从来没骑过这么“又帅又大”的自行车。自行车放在现场,很多客人都忍不住拍照,那时候满大街都是这种28寸的自行车,现在要见到一辆都难了。

在美国西部片和香港明星的影响下,第一次有人穿着破着大窟窿的牛仔裤和牛仔服招摇过市。那个时候的年轻人,追求着这种“舶来”的时尚,再玩一把吉他,便是最初的“哈一族”。

一台已经锈迹斑斑的单卡收录机,牌子叫“FEIGE”,那时候,年轻人喜欢出门郊游时带上它,在草地上那么一搁,放点情调的音乐,别提多带劲儿了。不过,那时候手提录音机上街的男孩通常会被认为是游手好闲的不良青年。

30年前放映露天电影,可是人们业余生活中很隆重的事,万人空巷一起看场露天电影的场景至今仍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放映员用老机器换胶片的时候,调皮的孩子们常常钻到机器前,在机器发出的那缕白光前做各种各样捣蛋的手势……

银泰翻出了1998年开店时的照片,也让很多老顾客唏嘘不已:“10年前银泰开张是这个样子的啊,真的变了好多。”
“时尚”这个词,在奢侈品蜂拥而入的时候,已经成为被提及率最高的词汇。可是,30年前的时尚是怎样的?那时候没有LV和GUCCI,没有韩流或者欧美风,没有很拉风的法拉利跑车,没有超级棒的顶级音响……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父亲母亲也依然有着他们的“时尚指南”,昨天下午,银泰百货的“时尚30年”就以图片、电影和行为艺术的方式告诉了你,那些美妙的旧时光。
昨天一大早,银泰门口的“时尚30年”影像长廊就已经吸引了很多客人,从那些艰涩的黑白再到五彩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于时尚的巨大变革。
在杭州市档案馆提供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图片展部分,那幅30年前的“混搭装”黑白照片着实吸引眼球,虽然今天看起来觉得颇为过时,不过相信那三个走在大街上的MM,一定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因为她们的背影是那么自信。其间还有客人发现了老照片中熟悉的场景,虽然经过无数次城市建设后,那狭小的街道和低矮的平房早已旧貌换新颜,但看到熟悉的场景时,客人们还是觉得非常兴奋。银泰翻出了1998年开店时的照片,也让很多老顾客唏嘘不已:“10年前银泰开张是这个样子的啊,真的变了好多。”
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场行为艺术秀,吸引了很多观众,还有很多客人拿出手机和相机拍照,把那些30年前的时尚元素统统存进相片里。当音乐响起,一个穿着黑衣的女生缓缓出场,开始在现场跳起了舞蹈,随后,两个穿着中山装、海军蓝的确良衣裤的男生也进入我们的视野,现场有观众评说:“那套蓝色的衣服,是那个时候大家最喜欢的衣服,人手一套的,就像现在的耐克、阿迪达斯!”这就是30年前的流行,男人和女人,都穿着同样蓝色或绿色的军装,很难看出性别,这也许是最初的中性风吧!
傍晚,开始放映露天电影《男婚女嫁》,银泰武林店的客流也越来越大,大家从露天电影场旁匆匆走过,径直冲进商场,偶尔有一些人在电影场那里驻足观看,其实30年前的电影还是蛮有吸引力的,都带着那个时代强烈的烙印。而这里也成了银泰武林店的约会地点,现场有客人给朋友打电话说:“我在放露天电影的地方等你。”这句约会对白多么像30年前,我们的父亲母亲约会去看露天电影的场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