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500多万肿瘤病人,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药物能否通过胃肠道吸收而发挥作用,这是生物治疗研究领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一想法,即将变为现实。
记者昨天从浙江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生化所张耀洲教授领衔,联同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学者,12日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刊发了一项重要课题成果——以家蚕为生物反应器,作为细胞因子类活性蛋白口服吸收的有效途径。
据悉,这一成果已经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全面进入二、三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首个口服细胞因子抗肿瘤新药。
家蚕生物反应器是指把人类基因放入家蚕体内培养,使家蚕能生产出人类蛋白质,然后把蛋白质萃取出来,制成口服药,用于治疗肿瘤病人和艾滋病人放化疗后产生的白细胞减少症,并提高免疫力。据张耀洲介绍,这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家蚕就像一个平台或天然加工厂,根据实际需要,把不同人类基因放入家蚕体内,它就能够“吐出”相应的治疗不同病症的蛋白质药物来。
而在此之前,由于细胞因子通常会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活性,细胞因子“口服”问题一直难以突破。这次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选择用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后,家蚕中含有的多种蛋白酶抑制剂及大量脂质成分能形成一种“脂质包被”,保护细胞因子“躲”过消化酶,帮助其穿过肠壁,进入人体血液。
张耀洲告诉记者,家蚕生物反应器项目研发的蛋白质药物主要用于癌症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且不说我国约有1.2亿人患有白细胞减少症,光是肿瘤病人就近500多万,如果使用药物让病人的生命延长1天的话,那就是延长了500万天的生命,如果延长1年的话,那就创造了500万年的生命。本报记者 沈蒙和
本报通讯员 柴田 陆秋萍
新闻来源地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09-05/15/content_4777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