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法制报:怀着“绿色的心”为保护动物一路呐喊

发布时间:2009-07-15 作者与来源:浙江法制报  浏览次数:

  7月初,在温州泽雅镇通往丽水青田县的崎岖山路上,出现了一群穿着统一文化衫的大学生。他们穿过沿途村镇,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他们走访当地居民,深入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

  这个暑假,浙江理工大学“FIND环保协会”的队员们,选择步行六十余公里,为的就是唤起更多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

  一路上,汗水浸透了衣裳、劳累考验着意志,可是脚步不停、精神不倒,12名队员凭着毅力走完全程,用行动诠释了环保理念。

  绿色、低碳是准则

  这是一个绿色的团队。成员中的大部分人,是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学生,绿色、低碳是他们此行奉行的准则。

  一路上,他们严格限定交通方式,全部队员一律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对于行程中产生的垃圾,专门安排人员监督处理;在山区进行调查时,秉承尽可能不影响野生动物正常栖息的原则。

  “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任务最为艰巨的,要算是我们的‘垃圾委员’了。一路上,所有队员吃的用的所产生的垃圾,都由他负责清理。在山上不能及时处理垃圾时,他就把所有的垃圾背着走。”“FIND环保协会”负责人张益明告诉记者:“我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员,但我们有绿色的行为、绿色的心。”

  几天的行程里,无论是陡坡还是峭壁,9男3女12名队员,始终携手走在一起。

  “给自己一个艰苦的体验,给旁人一个心灵的震撼。”队员朱少军说,“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山区的人知道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市民竖起大拇指

  7月6日这天,“FIND”的队伍来到了青田县的广场上,他们要在这里做一场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秀。

  所有队员身穿自制的表演服,胸前的汉字组成“请保护野生动物”的字样,背后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图片。他们组成各种队列,用肢体语言模仿野生动物的姿态……整个过程没有音乐、没有旁白。用队员们的话来说,他们的表演形式是一种“寂静中的张扬”。

  这样一场颇有些另类的表演,却引发了观看群众不小的热情。好多放暑假的孩子对队员们身上的图片很感兴趣。还有不少市民对“FIND”的整个活动都很好奇,在听完队长的介绍后,他们竖起大拇指,给出了真诚的赞扬。

  队员们此行所作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食用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劝阻他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但仅有1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主要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类;超过70%的受访者愿意救助身边的受伤野生动物,但仅有15%的受访者了解过野生动物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渠道。

  “问卷中反映出的一些情况,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还任重道远。”张益明告诉记者,“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学的不是环保专业,但我们深深明白普通人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我们会怀着善待自然的心,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路收获感动

  有一晚,队员们把露营地选在了一个水库的大坝上,5顶帐篷搭起一个临时的家。夜深了,大伙儿坐在大坝上唱起了“FIND”的团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即使彼此不相同/能够与你分享 /无论失败成功都会感动/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世界就像迷宫/却又让我们此刻相逢our home……”

  这群怀着绿色梦想的孩子在寂静的山里,发出热爱家园的呼唤:“我们要为野生动物保护摇旗呐喊,因为我们热爱自然、我们善待自然。”

  一路上,“FIND”的队员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那些淳朴善良的山民,有些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但是队员们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源于他们内心的肯定。

  “哪怕是送给我们的一个鸡蛋、哪怕是用手势指点道路,善良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鼓励和感动。”张益明回忆说,“走访中,一位山民对我们说,你们在做我们想做却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这话说得我们所有人心里都暖暖的,这种温暖会成为我们继续为环保出力的动力。”

  ■本报记者 陈岚

新闻来源地址:http://zjfzb.zjol.com.cn/html/2009-07/16/content_23761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