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青年时报:《爱国大业》昨日选角

发布时间:2009-10-14 作者与来源:青年时报  浏览次数:
赵逸龙(右)、黄云龙(中)在选拔演员中
面试现场

“请表演一下,第一次穿高跟鞋时的样子。”

“看到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印象中长相清秀的他居然满脸沧桑,该如何表现自己的惊讶?”

“你在图书馆看书,看到高兴处忍不住哈哈大笑,周围人向你投来愤怒的目光,你会……”

昨天,杭州三个在校大学生策划的电影《爱国大业》(时报9月25日A11版曾详细报道)剧组正式开始选拔演员,一天时间,共有41个人赶到浙江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参加面试,大部分都是学生,但也有几个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

“几乎都是80后,还有几个90后,和我们所想的一样,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剧组监制赵逸龙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还会进行第二次面试。

“剧组核心成员已经确定,剧本已经成型,还会有小范围修改,等演员选拔结束,计划月底就开拍。”对于《爱国大业》的开拍,电影主策划之一的龚园增说,虽然最头痛的赞助还没有着落,但整个剧组依然很有信心。

>>剧组

8位主要成员全是在校大学生

“这个外形不错,可以考虑成为首角,或者主要角色。”

“我觉得也行,形象有特点,还有利于做特型呢。”

“你们看这个呢,外形还可以,普通话讲得很标准,表演起来,情感也很丰富,还有过表演经历。”

“哎,这个么,普通话太差了。”

昨天,台上,赶来参加面试的“演员”们依次上台,在表演完自己拿手的才艺后,还得根据“评委”们的要求,进行简短的情景剧表演。

台下,坐着一排评委,也就是《爱国大业》剧组的主要成员,和台上的“演员”们一样,他们也都是80后的在校大学生。

龚园增,制片人,浙江理工大学传播系学生,《爱国大业》的拍摄发起人,负责剧组的统筹工作。

姜卉,制片人,浙江传媒学院大三学生,负责做剧组的策划和拉赞助。

孟威,策划人,浙江传媒学院广告系大三学生。

蒋哲,制片主任,浙江传媒学院中文系大三学生。

赵逸龙,监制,浙江理工大学传播系学生,龚园增的同寝室友。

黄元龙,编剧,浙江理工大学传播系大二学生,负责撰写《爱国大业》的剧本。

吴鑫,导演,浙江理工大学汉语言专业大三学生,负责《爱国大业》的拍摄。

石岛,造型,浙江传媒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大二学生,负责《爱国大业》的演员化妆造型。

“我们选的都是非专业演员,但是,在拍摄上,我们希望尽量专业,拍出来不要太拙劣。”策划人孟威说。

>>剧本

戏中戏讲述大学生拍《建国大业》

“2019年10月1日晚上,周来导演拍完电影,回到家中,想起了10年前的往事……

“黄文、周来,为了在国庆前完成《建国大业》影片的拍摄,开始为筹备影片而忙碌。在演员面试的过程中,有些演员让导演和其他剧组人员哭笑不得,正当为找不到好的女演员心急时,转机出现了。

“开拍两天后,黄文得知学院有机会给他保送北影研究生,但他深知选择这个名额就不能继续拍摄这部作品,而放弃这个名额可以成全自己好兄弟从高中起的心愿,这让黄文很难取舍……”

负责写剧本的黄元龙说,剧本花了2周时间创作完成,以戏中戏的方式来讲述大学生怎样拍《建国大业》的故事,“毛泽东、蒋介石、宋庆龄等历史人物都会出现,但他们并不是主角。”

“剧本中共有8个主角,除了群众演员,大概一共需要15个演员。”黄元龙介绍说,每个主角的性格塑造,都是根据80后大学生们的特点而来。

黄文,剧本中拍摄《建国大业》的导演,性格文静,从小在红色教育熏陶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一直深信新中国成立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希望通过自己拍摄的电影来赞颂他们为祖国的付出。

周来,梦想成为导演,重情义,给予黄文很多支持和帮助,性格外向、活泼,是个很有想法,对未来充满激情的人。

“剧本还在不断修改,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不会变。”黄云龙说,在选拔演员时,他们尽量选择和剧中人物性格较为符合的。

>>选角

84年生的销售经理请假来面试

1984年生的童明昊,是昨天所有面试者中年纪最大的。身为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昨天一大早,他在单位请了假,手拿一叠打印资料赶到了面试现场。

毕业已经三年的童明昊说,父母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通知了他,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就赶紧打电话报了名,“毕业后,我干过维修,做过销售,可还是在剧组做工作人员的那段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

曾在《血色玫瑰》等4部影视剧里参演过“无名氏”、“路人甲”等角色的童明昊说,他喜欢表演,“不管什么角色,只要能参演,都很荣幸!”

说到还是个未知数的演出费用,童明昊笑笑说,“就是图个喜欢,别说发钱,到时候,吃住我都自己解决。”

曾在学校演过话剧、做过主持、还当过十佳歌手的浙江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朱琳说,她觉得这个团队有一种“草根要起来”的感觉,“我想演宋庆龄,不过,我没想靠这个赚钱,更没想靠这个红,只是想一起干一把,把我们大学生的气质和特点都演出来!”

中国计量学院测控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小蒋也说,自己只是担心剧组如果没钱,到时可能服装、道具都会准备不足,“怕看起来有点寒碜。”

>>未知数

计划月底开拍 但还没有拉到赞助

昨天面试结束后,《爱国大业》剧组成员表示,他们会对所有选手的表现进行讨论,大概在两天内给所有选手一个答复。

此次面试,针对的都是杭州本地的学生,在投递的200多份简历里,还有不少外地选手,其中单北京就有50多人报名,龚园增说,“我们可能会通过视频来面试外地的报名者,希望全国都有人参与进来。”

剧组主要成员已经确定,剧本已经成型,拍摄器材已经和学院联系好,演员也在选拔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龚园增说他们计划月底前就开拍这部片长30至40分钟的电影。

但《爱国大业》是否能顺利开拍,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有拉到一分钱赞助。”龚园增说,目前他们一共花费了300多元,用于做海报、打横幅等宣传工作。至于剧组赞助,策划人孟威说,她正在赶制预算策划书,等完成后就会联系各个有意和大学生合作的企业。

“即使拉不到赞助,我们也不会放弃;即使最终只剩下我们几个主心骨,我们也会拍下去。”龚园增说,这段时间,不论在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听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豆瓣上有人留言,说我们做出来的肯定是垃圾,还有人说我们是头脑发热,我都不怕,一一回复,感谢他们的关注。”

“现在,最头疼的还有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龚园增希望,有专业能力的人,可以继续加入他们这个团队。

新闻来源地址: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09-10/16/content_227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