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7年29项、2008年25项连续两年大丰收后,浙江又以36项大奖的优异成绩,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浙江为主获奖项目为历年最多
此次获得的36项国家科技奖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9项。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以浙江为主完成(即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数量颇多,达到19项,数量为历年最高,占了全部获奖项目的一半多。
另外,此次浙江的技术发明奖数量也居全国前列。7项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浙江为主完成的就有6项,占到了2009年度全国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总数(39项)的六分之一多。
36项大奖有30项是产学研合作结晶
此次获奖的36项国家科技大奖中,非常明显的特点是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36个获奖项目中,有30项为高校、院所、企业间合作完成,其中大多数是我省与国内其他省市科研单位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例如浙江中控公司、杭州国芯公司、聚光科技公司、德力西电器公司、华莹电子公司、镇海炼化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与国内有关科研单位的合作深入,取得了明显的创新绩效,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和省部奖。
此外,此次获奖成果大部分都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都是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宁波大学、清华大学和波导股份公司、奥克斯集团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无线多媒体通信传输与终端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高速CDMA基站系统、微波中继直放站、多媒体手机、数字移动可视电话,以及多媒体无线通信数据卡等产品上,近三年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82.32亿元,新增利润13.65亿元。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称,2009年度的国家科技大奖中,浙江共有23家企业参与了16项获奖项目的研究开发,表明近年来浙江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创新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例如,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是我省企业第一次拿到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奖,该奖励项目于2008年启动,今年全国只有7个企业获得该奖项。
当然,高校仍是浙江最主要、最强大的知识创新源和技术进步推动器。浙江大学继续保持科研领军优势,共有13项项目获奖,其中独立或为主完成9项,居全国高校第一。另外,温州医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各有3项项目获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2项获奖,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林学院、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也各有1项为主完成获奖项目。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1/11/016225206.shtml
上一篇:浙江在线: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奖项目:可以过滤废气,可以阻隔病毒
下一篇:今日早报:这道特殊“门槛”,你会跨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