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服装设计专业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心目中的偶像级人物,对于设计师郑碧红来说,她的偶像是可可@夏奈尔,所以她在大学毕业后就把自己的艺名改成了“香香”,并且在积累一定从业经验后自己开出了一间专门从事高级定制的“香香工作室”——没错,她就是那个已经在杭州小有名气的美女设计师香香。只是如今,她又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变身:2010年,她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个人设计师品牌“Beehong”,从高级定制工作室走向了个人品牌时代,向着一个设计师的最高理想又迈进一步。 文/记者 张洋 选择服装高级定制的女人都是挑剔和希望与众不同的女人,因此碧红的工作室早在几年前就在杭州很多电视女主播中树立了口碑,她们在出镜时,做新娘时,都带着自己的设想和拿着明星的红毯照来找碧红设计礼服;很多拥有财富的女企业家也寻求高级定制来设计符合自己身份气质的服装;同时杭州籍的知名演员何赛飞、陶慧敏等都是碧红的常客。今年春晚之前,何赛飞请碧红帮自己设计了一套越剧演出服,是表演《黛玉葬花》片段需要的长衫和绸缎披风,碧红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设计和制作,完全用手工染色,用手绘上一枝枝的梅花,尽管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何赛飞没有上春晚,但这件美轮美奂的演出服将会出现在她以后的很多精彩舞台上。碧红说做工作室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直接和客人交流,自己的设计可以立竿见影地展现出效果。当她每一次看到幸福的新娘穿着独一无二的婚纱去拍结婚照,看见美丽的女主播在她设计的小礼服中散发光彩,那种幸福感也同样传递给了自己。 在任何一个行业,不断地学习和进取都是必须,杭州高级定制的市场并不成熟,所以很多工作室也只能停留在小“作坊”阶段,发展维艰。2008年,碧红在工作室小有名气的时候,觉得自己似乎遇到了瓶颈,没有更好的创作能令自己满足。她认真思考之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掉工作室的业务,去时尚之都东京进行再深造。在著名的东京文化服装学院,她师从立体裁剪大师佐佐木教授,佐佐木是三宅一生等很多服装大师的T台合作伙伴,那半年左右的学习,让碧红解除了很多原来在设计上的迷惑,对服装结构的把握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也因此,她回到杭州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创立个人品牌的念头,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自己对设计和美的思考传递给更多人,就像她的理想:“到70岁还能站在时装舞台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被大家认可的时装品牌。”目前,她已经担任了毛戈平形象艺术学校和横店影视学院的服装客座讲师,并且受邀为瑞士名表宝玑进行制服设计等,在更多舞台上发挥艺术与美的灵感。 艺术是相通的,一个好的设计师,可以很容易地游走于各种艺术门类之间,这点在碧红身上得到生动的印证。很多与众不同的丰富经历,让人听起来很羡慕。在浙江理工大学读服装设计期间,碧红就参加过学校的摇滚乐队,是唯一的女乐手,她学习小提琴已经有十多年时间,现在仍然是主要的业余爱好之一。她还曾经做过一年的体育摄影记者,就是在那个时候几乎走遍全国,珠峰、西藏、新疆……精通日语和英语让她可以自由游走于世界各地,到现在她已经走遍了东南亚的所有国家,下一个目标是游历各个欧洲艺术之都。“从各种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才会让内心盛满更多的内容,而好的设计,就是内心丰盛自然流露的结果。” T:有时尚中人说:在冰冷的世界里,时装和奢侈品是唯一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你的看法呢? Z: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夸张,但道出一个道理:时装对女人来说在精神上的意义是很重大的,美丽的衣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身体的舒适,更有心里的快乐和自信,穿对了衣服的女人的状态才会从容。另外,从流行趋势的变化中也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服装的流行有一个不断改进的循环,每个流行都代表了一个经济社会的气象和精神,观察这一切就会觉得充满了趣味。 T:面对繁杂汹涌的时尚潮流,如何在其中提炼出自己的品位? Z:在了解的基础上驾驭流行,有学习的精神是最重要的。我们没必要硬把不适合自己的流行元素穿在身上,但也不应以“朴素”作为懒于打理自己的借口,让个人形象停留在上个时代。我很认同一句话:“品位在于不断的品味”,只有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勇于去尝试,不要轻易否认和排斥,才是轻松灵活的时尚观,请相信好品位的背后都是由无数“买错”的经历支撑起来的。 T:女人和服装怎样才能融洽相处? Z:昂贵的服装和珠宝像艺术品,人人都喜欢,但如果没有阅历、气质、内在等很多东西支撑,很难压得住这件衣服的“气场”,所以我觉得年轻女孩不一定一味追求昂贵和名牌,可以尽量多尝试自由的风格;接近30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职业、肤色、身材、气质、喜好等特点,选择一些品质好的东西,逐渐确立自己的风格,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可以从容驾驭它们了。 T:因为女人天生对美的热爱,现在想学服装设计的女孩子有很多,从个人角度给她们一些建议? Z:杭州有很多院校现在都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其实是很好的事,带动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正确地追求美,不过服装设计还是一个并不容易成功的异常辛苦的行业,有时候也寂寞。专业知识的沉淀不仅是爱好,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对生活细节的灵敏的触感,兴趣爱好。书籍,旅行,音乐,绘画,运动……从各类的艺术里汲取灵感,深厚的积累才能对美和流行有自己的独特解析。 身边最喜欢的几样东西 1.为何赛飞老师设计制作的演出服 所有的图案都是自己一笔一笔手绘上去的,很有“葬花”的意境吧? 2.尼泊尔带回的纪念品 工艺特别美,红珊瑚珠串成的盒子,周围用观音螺排列着,中间镶着绿松石,见到的时候就忍不住即刻买下。平日放在工作室的抽屉里,用来装一些配饰,每次见到都能回忆起那种异域的风情。 3.自己亲手制作的挂件 在日本旅游时,北海道的小樽,有一家吹玻璃的工艺店,在师傅的一番指导后,用很大的肺活量通过细长的管道把自己想要的颜色吹进树叶形的小容器里,在流动的瞬间折弯尾部,冷却,美丽的饰品就诞生了,就像涂鸦的作品。很多人说好看,一直收藏着。 4.设计师做的泥偶 在前几年的西博会展览中,和平会展中心的摊位里,北京的一对做陶艺的夫妻那里碧红看到了它们。被自然地塑造成的憨憨的脸,垮垮的裤子,对未来充满好奇的眼,雷锋帽和羊角辫,就像碧红童年时候的记忆,因为是全手工的,不会再有同样的两个,很多人曾想“夺爱”,都没成功。 5.小提琴 这把提琴跟了碧红十几年了,手工做的琴身,烤漆已经被用得略微斑驳,悠闲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拉上一曲,家里欣赏个人音乐会的是她的宝贝“儿子”——萨摩耶犬L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