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钱江晚报:开局之年寄语:国强民更富——浙江代表、政协委员畅想“十二五”

发布时间:2011-03-14 作者与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本报特派记者 李阳阳 方臻子 余雯雯 史春波 贝远景

  在举世关注的目光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完成各项预定议程,在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热烈气氛中胜利闭幕。

  展望“十二五”,浙江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充满信心和期待。

  对百姓生活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程慧芳:

  期待国家加大教育投入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企业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到2012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将占GDP的4%,国家财政投入加大,教育的发展会有更好的条件。对我们高校来说,“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我也期待国家能够改善高校教师的生活水平,特别是高校退休教职工的收入水平。现在,高校的教职工的工资比较低,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有所倒挂,我来之前,好多老师都跟我反映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范谊:

  缩小百姓收入差距

  第一,对于老百姓呼声特别集中的民生问题,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有明显的遏制。收入差距最好要有一定的缩小,让老百姓真正看到,这个问题正在一步一步得到解决,给人民以信心。第二,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之后还有“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我们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吴子婴:

  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地为新的五年工作描绘了新的蓝图,但蓝图是要靠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努力才能变为现实的。在此期间,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来自国际、经济、和自然界的,但我相信通过五年的建设,孩子们能更快乐地学习,老人们能更愉快地欢度晚年,大学毕业生能更顺利的就业,年轻人因住房带来的烦恼更少些,国家更强大,社会更安定,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机遇在前,都想大干一场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

  国家海洋战略给台州机遇

  陈铁雄用“振奋”来形容“十二五”。因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沿海城市台州带来了巨大机遇。他认为:“主攻沿海”就是要充分发挥潜在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面迈向滨海时代。陈铁雄说:“台州将重点规划建设总面积760平方公里的台州沿海产业带,努力使沿海产业带成为国家沿海开发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

  在“义乌试点”好好干事业

  周晓光谈起“十二五”展望时,第一想到就是“义乌试点”的获批,她说,任何企业家都有一种职业病,看到大的机遇摆在面前,就非常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义乌试点’不管是对于义乌,还是对于在义乌的企业,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如同一条在浴缸里的鱼一下子放在池塘里一般,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周晓光说。

  全国人大代表、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

  滕头村将更进一步

  滕头村将继续发展低碳生态乡村系统,我们要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接下来,滕头村要大力改善水环境,推进滨水环境与水利设施的整体化改造,实现河道基本功能与村庄景观的提升。未来五年,滕头村要提升休闲农业品质,将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档次,打造“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第一村”。

  更上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连建伟:

  希望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专门针对中医药建设的阐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中医药,今年又再次提出,说明重视程度越来越重,但同时也说明中医药还是比较弱势的,希望未来五年,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我们中医药本身也要自强自立,把中医教学办好,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培养出现代化的临床人才,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医疗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梅珍:

  网络创业解决更多社会就业问题

  网络零售在中国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新选择,也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希望未来,国家对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给予有力的扶持政策,以激励其进一步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对网络创业平台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其发展。

  是压力更是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剑星:

  高耗能产业必须节能减排

  “水泥制造行业是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更加重视,提出了更高的指标,二氧化碳等排放量都比‘十一五’期间下降了一个指数,以此来约束高能耗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张剑星说。

  张剑星认为,这种约束与其说是压力,倒不如说是一种动力,“它能鞭策我们行业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必须要花力气提高技术水平,努力走上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路子,朝可持续的、科学的方向发展,争取让水泥制造行业发展成为工业经济中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主力军。”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03/15/content_74704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