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大公报:蚕学馆旧址纪念碑在杭州曲院风荷落成揭幕

发布时间:2011-06-08 作者与来源:大公报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马丽杭州七日电】7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蚕学馆旧址纪念碑在西子湖畔曲院风荷风景区内正式落成。纪念碑高1.5米、长4米,占地面积4平方米,以历史时间顺序为主线,表现出了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的历史变迁。

在杭州有三所清光绪年间创办的学府,一所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和养正书塾(杭州高级中学前身),一座便是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据悉这三所学府是在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由杭州知府林启创办,西子湖畔金沙港创立的蚕学馆,揭开了中国近代纺织、农业教育的帷幕,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裘松良告诉记者,蚕学馆的创办证明了我国最早的蚕桑专业教育是从杭州起步的,学校百余年来传承的历史文脉和办学历程、创新成果不仅是杭州蚕丝业发展的重要注脚,更为西湖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末,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蚕桑业。然而,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农民养蚕连年歉收,而日本在改进育蚕方法后,蚕丝价廉质优,且大量充斥中国市场,使得我国蚕业出现了严重危机。时任杭州知府的林启,认定“振兴浙江实业,就以蚕丝业为重”,遂创办蚕学馆。其培养的毕业生除兼顾本省外,还应邀分赴四川、湖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省办学,成为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批蚕丝实业、科技、教育的骨干。

进入新时期后,浙江理工大学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贡献日益增大。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杭派女装”中有200多个品牌,其中一半以上是理工的毕业生自主创立,其中薰香、红袖、秋水伊人、可可尼、蓝色倾情、水芙蓉、女性日记等,都已具一定规模和影响。而学校的整体实力也进一步提高,近五年获各类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奖励80余项。各项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在揭幕式上说,蚕学馆旧址的立碑建设,为杭州市和理工大学双方秉承历史渊源,推进互动合作,再续不解之缘,希望蚕学馆的旧址立碑,能与园区开发、生态保护、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为杭州市进一步凸现文化氛围,更好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发挥积极的作用。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杭州市政协副主席郁嘉玲、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刘颖,浙江理工大学全体现任党政领导、部分老领导以及优秀校友代表等出席了此次纪念碑落成揭幕典礼。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takungpao.com/jjzj/11681511570.htm